第222章 初抵绥德军 (第2/2页)
百里的地方,根据废垒兴建了新城,以强化点式防御。
在筑城的过程中,种世衡因成功解决了城市的水源问题,凿开地下的石头而得到泉水,因此将这座城市命名为清涧城。
种世衡在修建清涧城后,继续向前修筑新的堡寨,不断把宋军防御前沿向前推进,在延州形成了一个立体防御体系。
种世衡的做法启发了范仲淹。
于是,范仲淹又把清涧城的经验推广开来。
实际证明,这种战略是很有效的。
宋军由清涧城开始,步步为营,稳步推进,深入西夏境内数百里,收复大片国土。
有了种世衡的成功经验,范仲淹又于康定元年修筑了大顺城,打通了延州丶庆州二州的联系,使得二州可以互相救援,而这里也成为宋军深入西夏的桥头堡。
苏允看着这些堡垒,心下有些感慨,怪不得大宋朝每年那麽多的军费扔进去都听不到什麽响动,看看这人造的堡垒,其中耗资之巨,着实是难以想像的。
苏允能够想像得到,若是此时能够从高空往下看,这密布的人造堡垒,应该是极为壮观的。
苏允等人穿过堡垒群,一日便抵达了绥德军。
绥德城亦是一座堡垒,扼守无定河与大里河的交汇之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绥德军是个非常经典的军事州县,级别其实是与县等同。
来迎接的官员中文官不多,只有一个县尉以及参军,县尉与参军通管六案丶仓库丶刑狱等事,而其他来的基本上就是武官了。
绥德军辖领城丶寨丶关丶堡多达五六十个,每个堡垒里多则几千,少则数百人,而绥德城里则有一厢兵马,合计万人驻守。
因此来的武将不少,厢都指挥使丶军都指挥使丶军都虞候丶指挥使丶副指挥使丶以及都头等等,多达十几位尽皆来迎接了。
这些人为什麽来得这麽齐整,既是因为京营四厢都指挥使是从五品,边军厢都指挥要降两级,一般是从六品到正七品。
而苏允这个承议郎乃是正六品下的京朝官,比这边军厢都指挥使要高上一级。
而大宋的文官的地位比武将高得多,一个徐禧便可以压着种谔这种大将,更别说这些边军军厢都指挥使了。
而且苏允的差遣乃是鄜延路兵马钤辖,更是他们顶头上级。
所以说赵顼在官场上的手腕还真是厉害,给一个知绥德军事,让苏允可以避开种谔的钳制,可以放开手脚在绥德城这边行事,而一个兵马钤辖更是让边军将领不敢有所怠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