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风潮! (第2/4页)

流,他们只需向你恭敬感谢,便可以遮掩住他们的坏心思。

但是一旦你被难住了,他们便会因此骤得大名,如此划算的买卖,谁都想做一做。

所以,你必须先学会应对所有的手段。

另外……」

苏辙看着苏允道:「……你若是想要让你的心血流传下去,甚至成为显学,成为科举主流,那你需要付出的可能是你一生。

要麽你一生讲学,让更多的人将这《孟子集注》给传下去,要麽让这《孟子集注》去到经筵上去。

要麽如同介甫公那样,将其重注的《诗》丶《书》和《周礼》,又称《三经新义》的经义在太学中推行,让新学盛行一时。」

苏允皱起了眉头道:「这般虽然因官盛而名一时,介甫公一下台,如今新学已有式微之相,不长久啊。」

苏辙呵呵一笑道:「那是因为新学不够好!介甫公为了变法,不惜篡改经义,令经义符合变法之所求,如此一来,难免错漏百出,有漏洞就难以成为传世经典。

介甫公在经义上的成就堪称大家,但就是因为新法所累,难以公允之心去解经,今日之败,乃是根子坏掉了罢了。」

苏允点点头,不过对苏辙的说法亦只听了五成而已,苏辙所说的话,与他所站的位置是统一的。

你让一个旧党去评价新党,是很难听到一个公允立场的,所以只能信一半,剩下的一半,需要自己慢慢去思索。

不过苏辙的意思苏允是听明白了。

苏辙的意思是,想要让孟子集注成为显学,要麽赶紧讲学,只有学生多了,人多势众了,才有可能形成潮流。

要麽是上宫廷经筵,在那个最高的平台上讲学,一旦得到了皇帝以及宰执权贵们的认可,从上而下的推广,更容易形成一个潮流。

要麽学王安石,以行政手段强行推广,也能在一时间形成潮流。

至于能否真正流传百世……嗯,苏辙也没有说,这玩意,意外太多了,说不准的,能够做到在世的时候让学说流传,已经是了不得了,至于死后的世界,那就管不着了。

这玩意说不准。>/>

就像孟子的学说,够厉害吧,但从春秋至今,不还是只是子部,而没有升至经部麽?这学说能不能流传百世,是看后人需要什麽,而不是你提出什麽。

也就是说,你现在成为显学,有很多人知道,以后才有可能被后人重新捡起来用。

但你现在就特麽的没有人知道,最终只有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命。

那些原本寂寂无名的学说,千百年后才被挖出来考古而成显学的,基本上是没有的。

这只是叔侄两个在辩经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不过苏允虽然屡屡遭到苏辙的打击,却是引起他的好胜心,非得折服苏辙不可。

在接下来的时日里,苏允全副身心都灌注在孟子里面,将后世的各种学说丶知识等等都翻出来,只要可以增加《孟子集注》的说服力的,都往里面加,然后在辩经的过程之中进行删减精炼。

苏允并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之中,苏辙面上看似对他的批评依然不少,但其内心早就震撼得难以自己。

在苏辙看来,苏允就像是一个宝库一般,每日都能够拿出来新的东西,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而这些东西后面牵扯的东西,几乎单独拿出来都能够写一本书。

但苏允却像是毫不在意一般,只要对孟子集注无用的,无论多麽精妙的理论,都会被弃置不理,唯有那些用在里面能够成为坚实基础的理论,才会被留下来。

苏辙后来得出一个结论——苏允是真正的天才!

唐时的韩愈也好,当代的宋初三先生丶欧阳修丶二程等等,皆不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