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2/4页)

作瞭望,不一会儿便冲进石柱阵中,毫不费力便通过了。

接下去的两项分别是第四项乐于舞和第五项逐所求。乐于舞,并没有特殊的地形考验,就是让陆正驾车在平地上往来驱驰,着重在于做到在马车掉头旋转之时的流畅,要让马车展现出一种舞蹈一般的感觉。

逐所求,顾名思义,就是要陆正赶着马车追逐猎物,将猎物驱赶一侧,逼入死角。李仪给陆正选择的猎物是三头小鹿。要知道小鹿最善奔腾跳跃,十分灵活机敏,而且生性胆小,闻声即逝,自然是最难驱赶。但陆正却是谋定而后定,先是一通鞭声,惊扰三头小鹿,让它们往来惊走,消耗气力,然后才驾驶马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三头小鹿驱赶至角落。

五项考核完毕,陆正驱车来到高台之下,跳下马车,将长鞭执在手中,单膝点地,跪在下面。乐先生率先鼓起了掌声,心儿更是跟在后面使劲的拍手。

李仪走下高台向陆正走去,同时右手一伸,戒方倏忽出现在他手中,同上次陆正习完射礼一样,李仪用戒方按在陆正的头顶,喝道:“陆止一!”

陆正恭敬的应声:“学生在!”

李仪道:“六马既御,五核已毕。你今日已习得御礼,为师问你,御礼之道如何?”与上次直接说出射礼之道不同,这次老师竟是要让自己来说出何为御礼之道。

陆正虽然有些意外,却没有慌张,因为他在这段日子驾驭马车之时,便有很多的感悟,而他自己也已经经默默思量了很多,于是认真想了一想,答道:“御礼之道,先知之,后主之。”

陆正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御礼的最开始,老师是要他驯服小白。陆正在驯服小白的时候,发现小白根本不让自己靠近,于是就一直在想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去跟小白做朋友?这还是在乐先生用弹琴来启发陆正,才让他想到的。但他一直想不清楚怎么跟一匹马做朋友?

直到他尝试了无数的办法,后来终于跟小白熟悉起来,回过头来思索,才明白其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去了解小白。而了解的方式,就是去观察、去思索、去理解。

观察,就是去观察小白到底是怎么样一匹马?包括陆正眼中所能看见的关于小白的一切,它的外貌特征、行为习惯,每天都做些什么,爱吃什么等等。比如,陆正就发现小白喜欢追着蝴蝶玩。

思索,则是去思索之前小白的所有行为都意味着什么?比如它喜欢追蝴蝶,就是贪玩好动。经常不理睬人,因为它是马王,天生性格高傲。

理解,则是接受小白是一匹马,而不要用自己的脾气去对待它。比如小白如果不愿意搭理自己,就别老去招惹它。也不要对它胡乱发脾气,而要去进一步观察、思索为什么它不乐意搭理自己。

这些说起来十分简单,却需要十分的耐心,和不断进行尝试。在这个过程之中,陆正甚至还模仿小白的动作,时间一久了,陆正都差点以为自己也是一匹马了。不过却让他意外发现了马儿腰臀合力的发力方式,从中获益不少。

就是这样不断的了解和亲近,陆正的种种行为才渐渐获得了小白的认可,得以亲近小白。陆正认为其中最要紧的就是尊重小白,不要用自己的习惯和脾气对付它,就如同弹琴一样,不能一味让琴听从自己的指挥,而是顺着琴性而来。这就是知之。

但是除了知之还不够,因为这样虽然能够亲近小白,但却不能驾驭小白。就如弹琴也是一样,琴不会自己发出声音,还是需要人去弹奏。小白是天地之间的马王,生性自由自在,他要去哪儿,或者是因为好玩,追着蝴蝶去了,或者是因为闻到前方有更鲜嫩的水草,所以他没有具体的目的。换言之,他需要陆正给它一个方向。这就是主宰它的意思,给小白一个方向,如同将自己的心情赋予琴弦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