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部分 (第1/5页)

卢先生自然不会推托,接过卷轴之后,小心翼翼摊开,只见古画是一幅山水图。

这个时候,王观也回过神来,顺势打量山水画,只见图中画的是几株苍翠古松,边上有溪水蜿蜒流过,充满了高雅清幽之色。

“意境不错,是幅好画。”

这是初步的判断,王观微微点头,再继续细看,却见在苍松树下,小溪的边上,却有几个文士在卧坐畅饮。这些文人衣饰有几分凌乱,颇有几分魏晋古风。

“秋松高隐图!”

适时,卢先生很形象地把图画做了个定义,然后有几分惊喜交集道:“这是明代吴门画派著名画家文嘉的画。”

“文嘉?”

王观目光一转,却是在图画左下方款识的位置,看到了一行笔款。清劲的小楷,笔法十分流畅,文嘉两字,字体更是十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文嘉是谁呀?”

对于有些人来说,文嘉可谓是如雷贯耳,但是对于一些人而言,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比如说蔡鹏,现在就是一脸懵懂的模样,悄声嘀咕:“难道是文徵明?”

“呃,知道文徵明,还算是有救,不完全是不学无术。”王观啼笑皆非,忍不住解释道:“文嘉就是文徵明的儿子,能诗,工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

“说起来,文徵明真的很会教儿子,长子文彪,次子文嘉,都是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物。而且在明末的时候,子孙之中更出了一个文震孟,那可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王观娓娓而谈:“反正从明代中期文徵明开始,一直到明末文震孟,一百多年时间,江南文家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名门望族……”(未完待续。。)

第1002章 门道

ps: 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不仅是明中期,其实从南宋就开始了。”

与此同时,卢先生在旁边补充道:“据说江南文家,那可是南宋文天祥的后裔,家学十分源远流长,所以成就极高。”

“嗯。”

王观随意点头,也没有反驳,因为这是事实。不过,他也有点不以为然,毕竟文天祥是著名的抗元英雄,而且兵败被擒之后,更是拒不投降,惨遭杀害。由于这个原因,使得文家在元代的近百年时间,根本没有什么作为。

直到明代之后,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到了明中期才恢复元气,然后出了一个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徵明,这才重新成为了世人眼中的名门望族。

至于文嘉,无论古今,都是颇具影响力的名人。或许现代人不常听到他的名字,但是肯定应该知道他写的一首诗——明日歌。没错,就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明日歌。文嘉就是这首诗的作者,只不过大家吃了鸡蛋,却不关注下蛋的母鸡罢了。

然而,文家是什么样的情况,文嘉的名气又有多大,蔡鹏不想了解,只是关注一个问题:“这画是真是假?”

确实,这是关键,更是十分务实的问题。一时之间,王观和卢先生的注意力,也从时代背景转移到图画的本身。

“明人王世贞评价文嘉,其书不能如兄,而画而侍诏(文徵明)一体。”

这个时候,卢先生沉吟道:“也就是说,文嘉的画风与文徵明十分相近,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这是典型的南派山水画风格。也是吴门画派的惯用的手法。”

“这幅秋松高隐图,无疑就是这样的画法。”

此时,卢先生评点道:“注重笔墨表现,强调感**彩和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静平和的格调,很像是文嘉的手笔。”

“很像?”

蔡鹏听不出来,但是以蔡先生的精明,却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