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5页)
泛的调查,然后运用复杂的数学方法来分析调查数据。这样就会得到统计描述类型,用以预测为什么一个人可能会得不到一份工作,或者进监狱,或者有私生子。制定好政策的关键,就是先要展开一项好的科学研究。
我喜欢研究者们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但是比较起我在芝加哥街头看到的活力十足的生活,这种讨论显得既无趣又遥远,既抽象又呆板。尤为令我好奇的是,绝大多数研究者似乎并不喜欢与他们所写作的人群见面。这并非出自于任何敌意——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好心肠,而是因为与研究对象的实地交谈会被认为是杂乱的,非科学的,并且有产生偏颇的可能。
第一章 作为穷困黑人的感觉怎样?(2)
我的问题并不新鲜。实际上,社会学的领域一直以来就分为两个阵营:定量和统计技术型的研究者,以及经常与某个群体的人们共同生活,并通过直接观察来研究他们的生活的研究者。
第二个阵营通常被称为民族志研究者。他们使用第一手的材料来回答某些特定的问题,比如,边缘社区中的人们如何生存?或者何种因素会导致一项政策在某些家庭那里执行良好,而在另外一些家庭里则进展不顺?
而定量社会学家经常会批评民族志研究的取向。他们认为这不够科学,认为答案可能会只与被观察到的特定群体有关。换句话说,要得到任何重要与普遍的结论,你都需要仰赖对大量的数据组,比如美国人口普查或者其他大众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我尚未真正遭遇到取向较为科学的社会学的挫折。但是当时我清楚,我不想整天只坐在教室里谈论数学。
所以我做了任何对种族和贫穷感兴趣的明智学生都会做的事情:我穿过走廊,敲响了威廉?尤利乌斯?威尔森(William Julius Wilson)办公室的门。威尔森是这一领域最有名的在世学者,也是社会学界最为杰出的非裔美国人。他已经在芝大执教将近二十年,曾经有两本著作重塑了学者与政策制定者们对于城市贫困的思考。
我及时逮着了威尔森——他当时正要去巴黎度假。但是他说,他同时也正要着手开始一项新的研究,而我可以参与,如果我愿意的话。
威尔森是一位温雅多思的人。他当时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衣服,尽管早已不再叼着他那标签式的烟斗,但是他看起来仍然像那种你在电影里看到的教授。如果你问他一个问题,他通常会沉默不语很久——他的确威严十足,然后才会给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回答。
威尔森解释说,他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年轻黑人是如何受到其街区里各种因素影响的,比如说,在一个住宅计划区(housing project)中成长起来的穷人小孩,会比不在该计划区中成长的类似贫困的小孩获得更少的教育以及工作机会吗?在一个被其他穷人区环绕的街区长大的小孩,与出身穷人家庭,但是在一个富裕街区长大的小孩的区别又是什么呢?后者有可能受益于富裕街区里的学校、服务以及工作机会吗?
威尔森的项目尚处于计划阶段。第一步是要设计出一份基本的调查问卷,他建议我帮助他另外一个研究生设计所要提问的问题。这意味着要回顾早期关于黑人青年的研究,要看以前的社会学家们所选择的是何种主题与问题。威尔森给了我一箱子旧问卷,他说我应该试着借鉴其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新问题。我学习到:社会学家喜欢使用他们的同事已经用过的调查问题,以便发展出可供比较的结论。这是社会学里科学方法的关键部分。
我谢过威尔森,并去图书馆浏览他给我的问卷。我很快就发觉,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访谈任何一个人。
华盛顿公园和芝加哥大学隔着丛林小屋街相对,是芝加哥最为庄严华美的公园之一。它由弗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