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丝绸之路 (第3/5页)
、性竟然都没,好不恼人。
日子无聊也要过下去,胡亥开始琢磨烧酒。之前胡亥对酸味和刺鼻味相对较弱的“御酒”用温酒的方式去除部分刺激味道,取得较好的口感,后来他又想到古代所谓“煮酒”应该是更多去除杂味儿的方式。
他并不是个酒类专家,所以不知道在黄酒的制作工艺中有一道称为“煎酒”的步骤,就是起到去除不良味道、杀菌、稳定酒质的作用。他根本没想杀菌和稳定酒质,只想着去除酸刺味儿了。
他依稀记得纯酒精的沸点是78还是80摄氏度,但这时代的酒度数很低,和水掺在一起的共沸温度应该高一些,于是在咸阳时就已经让尚食府做实验,煮到酒液面冒泡起算时间,看煮多久味道最好而酒精挥发不多。最后尚食府弄出来的酒味道在这时代绝对一流,御酒本来就是最好的酒,再让尚食府一煮,那就更好了,而且还耐放,这就是杀菌的好处。
胡亥并不保守,把尚食府弄出来的经验立即与大臣们分享。大臣们依法照做后,虽然他们家里的酒品质不能和御酒相比,可也使得味道大大提升。当然这方法也传给了景曲这种开酒楼的主儿,还有一些大臣族内酿酒的,自然也得到了这一良方。然后,此法从咸阳开始流向整个关中。
煮酒是相对较容易掌握的技法,主要是想不想的到的问题。烧酒则不然,需要制备一些专用器具才行。烧酒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把酒中的酒精蒸发出来再冷却为液体,蒸发过程必然会有水分一同蒸发,所以酒精浓度的提高也是多次蒸馏逐步提高的。
胡亥想要烧酒有两个目的,一是想法弄出70%的酒精杀菌治伤。让太医们搞出来的“清热解毒”草药汤蘸麻布装竹管当急救药包,已经极大的降低了秦军战伤后的死亡率,但胡亥觉得还是不够,毕竟杀菌力不如酒精,其他可杀菌的化学药剂什么石炭酸之类的胡亥又不懂。
另一目的是卖到草原去,尤其是卖给匈奴人。匈奴人在漠北苦寒之地肯定欢迎烈酒,这个度数不用太高,50%多就行,比如类似伏特加就好。也可以卖给月氏,这是纯属挣钱的买卖。当然卖给匈奴人时要不经意的告诉他们,这东西产自蜀地,所以他们要想南下来抢也是够不着的,先断了这些抢劫成性之人的念想。
胡亥胡思乱想着,不留神一伸腿踢到了一堆奏简上,不由得把思绪拉回来,苦笑了一下。
当个皇帝真是太不容易了。
咱们的胡亥在复位成功后坚决果断的将大部分政务推给了三公九卿,只在关键性的问题上进行把关。
他到了秦代做了皇帝,终于不用像现代社会那样在快节奏高紧张的压力下生活,能够懒散就懒散,不想学始皇帝那样勤勉到再回压力山大的生活中。只是,他从两千年后的现代带过去了很多新思维新观念,其中弄水车、弄豆油、弄养蜂、弄石油、弄新军械、弄煤、弄灌钢、重用匠师……这些涉及到的人不算太广泛还好,而重农弄堆肥于深耕、双季稻、快传、律法改革……就不是这时代的人所能完全理解的,于是相应的请示性奏简就多了起来,这些胡亥也还能应付。
比较麻烦的事情中,防范和利用金手指尽力削弱匈奴需要随机应变,植茶烧瓷为商贸需要说服那些满口农桑为本的古旧大臣,胡亥就开始有些头疼了。而麻烦中的最麻烦,还是如何对待山东六国的反叛,如何能让自己闭关锁国的策略可以顺利实施,这是关乎大秦,也就是关乎自己这个皇帝生死攸关的事情,不但要随时关注山东事态变化,还要随时关注自己那些大臣的心态变化。
军事战略上,胡亥是一个头两个大。战场形势多变,对金手指的运用效能是很低的。
胡亥自知自己也不是什么军事家,如果强要用金手指,比如史书中项羽带七万人破釜沉舟,那是不是侦测项羽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