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经济头脑 (第3/3页)
乔增德敏锐地觉察出一丝悲凉,鼻酸瞬间让他哽咽:“鲁哥迅就是去东日国学习,才发现国民的麻木,就像你们现在这样,我讲的都是书本上没有也不可能有的真知识。学文科的人,脑子往往就是一团浆糊,像我这种既有丰厚的文学基础,严密的理性逻辑,还有经济眼光,嗯,你们都不知道,我家就是我管钱,我在生产队就是,管钱就是经济,嘿嘿,别的生产队每年都不够吃,我管理的生产队都有剩余,这就是管理,像我现在既是中文学院的院长,还兼任国际学院院长,别人这辈子还当不上一个院长,我,两个。”
乔增德竖起他肥短褶皱的食指和中指,左右晃晃,继续说:“当院长不光要有知识,有学识,还要有管理才能,我既要管家里的钱,也要管学院的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才能。所以大家要学的不光是文学,还要有经济头脑。下课!”
有的学生早就不耐烦了,一听到“下课”两个字马上冲出去;有的学生抬起手表,拖堂已经十分钟;有的学生满脸倦意,再不下课就要被脑瓜子里的液体淹没了......
乔增德没有起身,他磨磨蹭蹭地收拾着自己的教学用品,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收拾,他偷偷用眼睛观察着学生的反应,盼望着哪个受了启蒙的学生对他表达一番夸奖和钦佩,进而邀请他共进午餐。
然而,他连这微小的愿望也落空了。教室里的学生陆陆续续走掉,也没有一个人主动走上前来继续向乔大教授请教。
乔增德心事重重,从这节课里发现了教育的重大问题,瀛洲的学生不会主动思考,就等着教师填食,填食不说,还理解不了,理解不了不说,还不主动请教,教育陷入了死循环,他的思考又回到启蒙的原点。
他颇感悲凉地走在出校园的路上,心里被自己的重大发现所萦绕,尤其想到拂袖而去的学生,简直无可救药。
当瀛洲国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瀛洲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时候,乔增德自告奋勇地写了申请。乔其在他的教育下心花怒放,博士生在他的教育下尊师重道,长天市经济在他的指导下步入正轨,学院在他的带领下欣欣向荣,就没有他乔增德干不好的事,再当一个委员会的委员,那完全是出自一个知识分子的道德良心。
被人当堂顶撞的滋味,乔增德直到回了家还没有释怀。他恨恨地骂着站起来找茬儿的学生,用数据反驳着。他亲自做的调查,东日国人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人群,全世界70%的奢侈品!经济不发达,头脑不文明,怎么能有奢侈品消费?就连一盒巧克力,瀛洲国人还没见过呢,东日国已经包了金箔!
月工资在1万瀛洲币,这些学生见都没见过,整个长天市,有几个家庭的积蓄能有这么多?
乔增德怀念在东日国短暂而永恒的三个月。他借住在介幢大学教授川岛澄一家里,川岛教授不光对东日国在朝北的战争很有研究,而且彬彬有礼毫无保留地把他的研究分享给异国的他,就是这种无私的精神,国内多少人能做到?
也是因为这位友好的东日国教授,乔增德有机会参观了东日神社,那里面供奉着东日烈雄。他们对国家的忠诚至死不渝,乔增德每每想起来就感动莫名。
川岛教授的儿子结婚,购买的都是百万级以上的婚纱或礼服,那东日新娘身着华丽的岛服,温顺的神情让人心肠软酥,究竟是什么样无知的愚民才会因为已经过去的仇恨而罔顾那样的美丽?他们一个婚礼花费30-50万甚至更多,这样的财力瀛洲国几时才能达到?
乔增德一言不发地钻进书房,昼夜思索文学的经济经济的文学,东日国在朝北做出的贡献必须要发掘出来,而他就肩负着这样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