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 (第3/4页)
进攻部队,偷袭我军的粮草,且不说我军将会遭受到的惨重损失,就是在外征战的士兵因为无粮而生怨言,甚至陷身险境,以至灭亡,故此,还请主上三思!”张郃面色郑重的点了点头。
太史慈看着高览,心中却在惊讶此人思虑的周详,没有想到这个在赵云枪下一个回合都没有走上猛将居然如此有头脑,真是不简单。若是培养得当,这个高览绝对可以独当一面。
想到这里,太史慈微笑着启发道:“高览你说得很对,不过若是总结起来。我想高览你的意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就是粮草消耗、甚至是对我青州的经济影响问题:其二则是安全问题。”高览点头。
太史慈侧头看向鲁肃,笑道:“子敬,你说说看,这两个难题有没有办法解决?”
鲁肃笑道:“其实这两个问题都不是问题。在青州,粮草一向充足,而且马钧先生带领学生发明了很多农具。对提高粮草产量作用很大。而且这几年来随着青州的稳定,我们又把大量的土地掌握在手中,更在剿灭顽固的世家大族的战斗中得到了许多地粮草,所以粮食绝对不是问题。”顿了一顿;鲁肃又笑道:至于说到粮草的运送;张颌和高览你两人没有去过青州当然不知道;而且冀州这两年的变化也很大。在主上地提议和管宁先生的组织下。而这种官道青州发明的马车是相配套的;你们根本就想不到这种马车在这种马车在这种官道上飞奔的时候到底有多快。再加上优越的性能和坚固地结构。所谓的额外损耗已经被大大降低了。张颌和高览都是军事新型人才;对于国计民生知道的并不多。在他们的观念里;青州的粮草运送部队和其他诸侯应该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才会有此一问;此时一听鲁肃的解释;登时大为放心。鲁肃又道:“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根本就不必从后方运送粮草。”
张合和高览大为奇怪,眼神中露出询问的目光。
鲁肃神秘一笑道:“这就是主上为何那么在意田畴的原因了。你们想一想,若是我们可以在草原上建立新的城市,开垦荒地……”
张合和高览一愣,马上想到其中的关键。这么做其实等于把军队的勤补给弄到了前线处,当然会起到事半攻倍的作用。
张郃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可是我们到了哪里去找那么多地人,把他们迁移到这里来呢?”太史慈哈哈一笑道:“这个不是问题,甄氏家族的五万族兵虽然打仗不是行家里手,但是说到农业生产绝对是第一流的好农夫,把他们迁到此地,这就是一个人力来源,还有,在豫州的战场上我们手边了十万多黄巾军,连同将领,我们可以一并迁到此处来,前后加在一起就会有十五万人之多,再加上幽州本地的居民,我们在人力资源上绝对不会成问题。”鲁肃又道:“你们两人也应该学习一下了,主上早就说过,战争要带来利益才行,所以在我们对外开战的同时,主上肯定已经确定我们会获得哪些利益,有怎么说的上‘兵者不详’呢?”
张郃闻言计较了一番,便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因为在建造规划方面他完全是一个生手。至于说到搞经济,则完全一窍不通。太史慈站起身来,沉声道:“当然,我会把这些人好好规划一番。甄氏家族的五万人接受训练已经很久了,很容易指挥,所以用他们来建造新城和开垦荒地最好不过;至于说到黄巾军,他们虽然也是农民,但是已经劫掠成风,还需要好好管束才可以,我准备让他们从事畜牧业,把草原民族的长项抢到手中,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在草原上的牛羊就可以压榨干净那些草原民族所有的生存空间。”
太史慈的话令张合和高览震惊不已,没有想到太史慈竟然会想出这种主意来,就连鲁肃也吃惊不小,他原本以为太史慈把这十五万人迁到这里之后完全从事农业生产,没有想到太史慈会有如此分工。太史慈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