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 (第3/5页)
吉平没有想到太史慈会说出这番话来,为之一怔。原本以为自己必死,现在听太史慈话里地意思似乎自己还有生机。两者是敌非友。自己还想要置其于死地,现在对方居然想要放过自己,实在不明白这太史慈在打什么鬼主意。而且听意思,似乎是想要招揽自己.
搜肠刮肚一番之后,吉平才对太史慈淡然道:"司空大人说得有理,我的确仅仅是别人的工具,但是这把工具现在已经有了必死的觉悟,他已经不想再被任何人用了.因为我这把工具实在没有能力分辨对错是非."
太史慈哈哈一笑道:"先生真是会说笑,工具怎么可能会有思想呢?"若是工具有了思想,那工具一定会犯错的,就像吉平先生被王子服等人利用一般."吉平忍不住想要说话,太史慈却一摆手,阻止吉平说下去道:“先生千万不要误会本人的意思。先生乃是当世神医,当然知道神农尝百草,中毒之后,脸都变了颜色的故事。”
吉平点了点头道:“医者父母心,对于我等来说,万民就是怀中的婴儿,生病了当然需要我们来照顾,而神农则是这其中的典范,他甚至给孩子吃药都要先自己试一试,这是何等的胸襟?实在是天底下医生的典范。”太史慈闻言一楞。他实在没有想到吉平居然会把医生的作用阐述的这般透彻,更为对方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感动,心道若时后世的那些医生有这等心胸就好了,哪里会弄得一般地老百姓连病都不敢生?一面想着,太史慈一面点头道:“先生说得有理。天生天杀,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两面,先生虽然被称为毒医,但本人却认为先生的心肠和手段并不毒,还是那句话,这不过是个工具而已,关键看谁用。先生乃是医生,医生的责任乃是治病救人,并不是要参与政治斗争,所以在下绝对不会像王子服等人那样拉拢先生,要先生做一些不符合医生身份的事情。我只是希望先生能够服务万民,到民间去为百姓治病,你看如何?”
吉平闻言,猛地抬起头来,不能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太史慈,而太史慈而回报之以平静的微笑。吉平此时对太史慈的印象大为改观,到现在他才知道很多事情音*传言是不能算数的。
谁能想得到太史慈会这般大度呢?想到这里,吉平感激道:”司空大人在上,吉平真地知错了。人多说治大国如亨小鲜,我却说救危国如去病症,大汉需要一名高明的医者。可惜我大汉不幸,内乱重重,外戚、宦官、诸侯、宗教错综复杂,难以理出头绪来,幸好有了司空大人,指出我大汉的病症所在乃是火德旺盛,四德萎缩,正如许多病症之人,四体不调,五脏虚弱又虚……之外,如此精辟地言论实在是我辈医者极为精神高妙的论点,我吉平却一直辈偏激的言论蒙蔽了双眼,一厢情愿地与司空大人为敌,多说望闻问切,医之四法,我吉平妄称神医却对司空大人下了如此错误地判断,却主导今日才幡然悔悟,实在是该死。“太史慈和众人闻言面面相觑,没有想到这个吉平的医术已经高到如此程度。
要知道这世界上能够举一反三的人并不多,而眼前的吉平无疑是其中之一,只听他把治病和救国联系到了一起,就可看出这人眼光的准确的手段的独到了。想到这里太史慈对吉平道:“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昔日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三次拒绝扁鹊的诊治,那次是真正的愚蠢,先生现在不在干预政治,获得了自由之身,应该在医术上潜心修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对。”
吉平重重的点头,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心甘情愿。
至于他的两个儿子。正堆在地上瑟瑟发抖,全不见平日里半点威风。这也难怪,这两个小子肯定认为必死了,毕竟毒杀太史慈地事情乃是吉平自配的药。太史慈也不于计较,年轻人嘛,一冲动,总是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
吉平若是可以把自己的手艺交给两个儿子。那么岂非是造福于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