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4/5页)

代的贤相管仲。

管宁自由博览群书,胸若怀古。

于是周依然有心请管宁出山,自己身边没有管理内政的人才,真是让周依然头疼了许久。

这日,周依然整理好衣装,叫上李江山寻管宁去了。二人询了数个时辰,才找到管宁隐居之所。转过一处弯前方阔然开朗,眼前的是并排着十多幢不规则地泥屋、茅寮、石屋,形成了一条宽阔地街道。李江山引周依然来到一颗大榕树下地人家。

李江山待要上前敲门。周依然忽然示意他。自己不客气地直接推门而进。

门扉一开,见一儒士正临襟而坐,手持一卷书观瞧。见来了二人。起身相迎。周依然便趁机仔细打量管宁,见他三十左右,额头微突,眉分八彩,两眼有神,脸夹清瘦,五寸长须。确有智者之相。

待两厢跪坐毕,周依然才不慌不忙开口道:“幼安兄请勿见怪,在下生性不羁,冒昧前来,如有不到之外,请多多包涵。”

就算管宁虽然聪明,一时间也弄不清周依然的来历和目的。此时他心里一头雾水,看了看李江山,又看了看周依然心里着磨可嘴上却笑道:“哪里哪里。不知二位前来有何用意?”

周依然一边拱手一边开始自我介绍道:“在下周依然,今久闻幼安兄,雄才大略,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心中甚为仰慕。所以不请自来,为一睹管兄风采,请幼安兄别见怪。”

管宁不由一笑付之,不过对周依然地印象倒是加深几分。只见他嘴里推辞道:“原来是刺史大人,大人太抬举在下了,管某愧不敢当。”

周依然不在意的笑了两声,心里暗想。管宁可是不简单的人。小把戏在他面前是没有用的,倒不如直接一点。晓之以情,动之以义,主意已定便单刀直入道:“在下前来,是想请管兄出山,助在下一臂之力。”

管宁不由一愣,不过很快就回神来。暗道,此人说话当真直接。推辞道:“山野村人,才蔬学,恐怕要让兄失望。”

周依然淡淡的摇头,周依然的表情让管宁大出意外,全然无被拒绝后的失望表情,相反却表现地自信满满,这让二人百思不得其解。

周依然轻尝侍童端上的茶水后缓缓道:“大丈夫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山林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

“管兄大贤,而在下少将缺兵,管兄不从,人之常情,不过。”周依然语锋一转整个脸变的十严肃沉声道:“董卓不去,其势必危己,但董卓之后,必复有诸侯行董卓之事,天下必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那时战乱连年生灵涂碳,愿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啊。”

管宁心头暗暗吃惊,首次发觉周依然绝不简单,竟和自己不谋而合。自己也在琢磨董卓之事。管宁开始从新上上下下打量起来,见他虽儒生打扮,但身材魁梧,气宇轩昂,两眼如炬,粗眉蕴有霸气,一表人材,有英雄气概,管宁打量完后也不由心中暗自赞叹。

李江山当然也没有闲着。

李江山从一开始到现在就目不转睛的盯着管宁。管宁的一举一动,哪怕一个小小的眨眼,都有着他特殊的心里含意,所谓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李江山要窥探出管宁的心里,好为主公筹谋。

半响,周依然便站了起来缓缓对管宁道:“中原振荡,哪有世外桃园,不过人各有志,既然先生如此,我等也不强迫,不过在下希望管兄好好的想想,在下就此别过,如果先生有意可在近两天内到我住处住找在下。”

管宁急忙应诺,也站了起来起身相送。

二人出了门口,周依然忽然回过头对管宁笑了笑道:“我观近日,天下必有大变。管兄好自为知。”留下欲言又止地管宁,心情复杂的回屋而去。

“主公为什么在管宁之处匆匆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