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5页)

要知道,孩子今天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不良行为,其实都是父母关系的缩影。趁他还没有衍生为定型的人格,赶快修正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让爱好(兴趣)成为专业或事业

案例 32

赵女士:我带女儿去学围棋,但她不是在棋盘上乱画,就是把棋子散落在地上,让围棋课无法正常进行,最后我不得不把她领回家。但无论我怎么骂她,她就是哭,就说不想学了。

咨询师:您为什么要让她上围棋课?

赵女士:想让她的智力开发得更多一些,不是都说围棋有助于人的逻辑思维吗?而且这对她将来学数学也有好处。

咨询师:您的这些好意,女儿能听懂吗?

赵女士:孩子当然不懂,但我得尽到责任。

咨询师:如果女儿听不懂,她能接受吗?不接受,又怎么配合您呢?

赵女士:那就不让她学了吗?将来掉队了怎么办?

咨询师:除了围棋,您女儿就没有别的爱好吗?您为什么一定要让她在这方面深造呢?

赵女士:唉,我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但苦于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导致学历不是很高,现在经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才想早一点开发孩子的智力,决不能让她再像我一样吃亏。

咨询师:可她现在不正和您当年一样在受罪吗?

赵女士:这怎么可能呢?

咨询师:也许她有自己的爱好,可是因为没有条件发展,被迫放弃,这和您当初有什么不同呢?

赵女士:那总不能让孩子无所事事吧?

咨询师:兴趣并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婴儿期通过观察和感受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获得的一种认知。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它的含义就是“孩子会不加分辨地模仿父母的一切,并与自身的条件、周围的环境相结合予以加工,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兴趣是感性的,而爱好是它的深加工,已经具有理性的成分,因此它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赵女士:您是不是说,孩子的一切所谓天赋都是父母赋予的。

咨询师:是的,只不过一般的父母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因为他们不认识自己,看不清自己的所作所为,以为自己的一切表现都是自然得来的。其实,他们也是从孩子阶段过来的人。进而,他们再通过自己难以觉察的行为和思维影响着下一代。

赵女士:那么爱好和兴趣有什么不同吗?

咨询师:所谓爱好者,就是孩子在父母关爱下得到的好处,是孩子因家庭之爱而产生的喜好,它的主体不是爱好本身,而是心情。它会深化到孩子内心的最深处,一生都无法磨灭——它是父母之爱的寄托,是孩子认为与自己生存直接有关的产物。所以就算受到再大的压力,孩子也不可能从心底里真正放弃它。同样,如果家长一味地花很多成本让自己的孩子上什么特长班或兴趣班,孩子喜欢还好说,如果是被迫的,他们就会把“爱好”和“被迫”画上等号,那么幼儿决断便会形成“被迫从事某事”的经验,这也会形成对生命能量的内耗。

分析

1、强迫的后果

母亲的这种做法就是在让女儿为自己当年的不良经验负责。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思路也不符合逻辑,因为她强调的主体是条件,而不是人本身,即条件如何,所以人才要如何。在此,人成了客体,被环境制约着,然而她又在强调为孩子着想,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

其实,她并没有考虑女儿的成长环境,她忘了女儿是另外一个人,生活条件很好,有自己开发智力的渠道。如果这位母亲一味地按自己设定的方式打造女儿,那么这个女儿也就成为另一个她——因母亲(环境)的过分干涉,而不能去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