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 (第1/4页)

美国人研究了中***队的伙食分配制度后总结: 按照部队规章,每个士兵发给每天24盎司米,一份盐;每月一份全薪, 如果全花在食物上,一个月可以买一磅猪肉。一个中国士兵靠这些配额可以很好地维持生活。 可是,事实上他们真正得到的仅仅是分配给他们的食物和钱的一部分, 因为长官们习以为常地为自己“克扣”很大一部分。结果是大多数***士兵营养不足。

不过就算是如此,日军和***部队的配给也远远比***八路军的食物配给要好得多。应该承认***八路军军队当时从统帅到士兵大体能够同甘共苦。

抗战时期,***搞***,40年後停发八路军的军饷,八路军就借助了古代先贤的军队屯田的法宝; 『毛』『主席』并向军队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在延安掀起了大生产运动, 南泥湾的牛羊、南瓜、小米饭养壮了八路军战士,也伴着他们走上了抗日的战场。 山东百姓同样用煎饼大葱供养着自己的队伍,背包上绑着几根大葱的山东“土八路”, 小米加步枪”也再简练不过的形容出了***军队的形象;

***在到达延安的最初几年, 迎来一段“黄金岁月”。没有***军队的围追堵截,远离***侵略者, 生活安定,衣食有保障。但是这种情况也就维持了短短三四年,皖南事变後, 国民『政府』停止向延安供给军费并实施物资***。边区『政府』征调军队和马匹备战,

然而偏遇自然灾害,粮食极其紧张。延安普通工作人员的伙食是小米饭加土豆、 白菜汤;

有级别的老同志才会配给一些大米。115师的师长***几次请战地记者柯华吃饭, 每次也不过是炖一只老母鸡。

而八路军部队中的生活条件就更差了,好一点的部队新兵报到时还有一套军装,条件不好的部队连部队最起码的服装都解决不了,我们经常看到***八路军的部队都是穿着农民的便服,这倒不是他们不想穿军装,而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就算有,衣服只发一套,无换洗的,只好在星期天到河边脱光衣服,一面在河里洗澡, 吃的多数是小米饭和山『药』蛋。

伙食标准的差距反映了中日两国的国力兴衰,同时也将中日两***队的战斗力拉开了一定的差距。所以当日军骑兵部队在宽城外围大吃饭团的时候,中国的骑兵部队却是在去日军骑兵部队三十里外的一处山沟里饿着肚子等待上级命令。就算是韩云华特别重视的战车部队也只是每天不到一斤的粮食配给,吃了早饭和午饭,晚饭就没有了,所以绝大多数的士兵愿意也要求炊事员在下午五点多才吃饭,不然夜里饿着肚子睡不着。

1939年8月29日下午五点,休息了一个小时的日军骑兵集团在集团长吉田直中将的命令下发动了对承德东门户宽城的突袭。由此拉开了骑兵集团覆灭的大幕,同时也标志着日军最后一个骑兵师团的悲惨落幕。

宽城虽然叫城,但是实际上却并不是一个城,连最起码的城墙都没有,八路军接手宽城的城防之后倒是修筑了不少城防工事,但是也就一些简单的碉堡和路卡战壕。而日军骑兵集团一路上并不掩饰他们的行踪,反正就算是吉田直想掩饰也掩饰不了,一万五千多骑兵可不是十五个骑兵,连人带马如此庞大的一支人马隐蔽是隐蔽不了的。所以吉田直干脆快刀暂『乱』麻,命令 部队直接遇城就破见人就杀,快速接近承德,不给中***队任何反应的时间。

韩云华倒是很“配合”日军的行动,每每一个中国的步兵团守着一个路边高地一阵阻击,打上半把个小时就撤,反正骑兵在山里也就一个摆设,他还能在山梁上冲锋吗。所以也就给了日军一个假象,中***队就是如此不堪一击,包括韩云华所部。同时也验证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冀东的中国精锐部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