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第1/2页)

又對少女道:「見過仙姑。」

霍青跟著有樣學樣。

季寥笑道:「陛下請坐。」

新君也不講究,直接席地盤膝而坐,霍青隨即坐在他身後。

季寥又道:「總算讓陛下第三次來時見到了我,否則貧道便要萬分過意不去了。前兩次都是沒法相見,可不是故意不見陛下。」

新君道:「國師是高人,寡人能見到你,已經很高興了。」

他微微一頓,接著道:「這次上山,卻是來避難的,還請國師海涵。」

季寥悠然道:「山下的事我都瞧見了,陛下能置生死於度外,實是豪邁過人,必成英明神武的君主,這是涼國的大幸。」

新君道:「寡人的確想振興涼國,所以特地來向國師問道。」

季寥道:「陛下要問治國之道?」

新君道:「還請國師指點。」

「治國之道,只怕陛下比貧道更清楚,什麼輕徭薄賦,親賢臣,遠小人,這些事陛下都在身體力行,用不著貧道指點。」季寥回道。

新君道:「只怕寡人仍自做的不夠,還望國師為寡人拾遺補缺。」

季寥笑了笑,說道:「這得看陛下是要做一個彪榜青史的千古名君,還是要做一個毀譽參半的雄主。」

若是一般人便要說做一個明君了,但新君斷然道:「寡人要做雄主。」

季寥道:「陛下可知何謂雄主?」

新君道:「有非常之能,建非常之功,攬世間之才,威加海內。」

季寥道:「陛下真有這志向,實現也不難,但還算不上真正的雄主。」

新君不由疑惑道:「還請國師明示。」

季寥道:「陛下說的不過是一世功業,過個百年,這些功業都黃土雲煙一般的東西,除了被人稱頌幾句,還能有什麼用。真正的雄主,自不是威凌天下,而是建立起新的制度、體系,哪怕是他去世後,世間仍舊奉行他的法。」

聽到最後一句,新君不禁悠然神往。確實若是他死後,世間之人還奉行他留下的法,那麼他雖死而生,此可謂不朽之功業。

季寥見他目光神采奕奕,便知道這位英武的君王被自己說動。

少女旁邊瞥見,只能佩服大叔的忽悠功夫。她不知大叔哪裡心血來潮,非要幹這番事業出來,但顯而易見,此事的難度,不亞於凡人上青天。

要是季寥聽到她心裡的腹誹,估計要回她一句,他肚子裡剛好有使凡人上天的辦法,而且不止一種。

不過若從修行的格局氣度來講,季寥其實已經超過了道門五派的祖師,甚至能比擬天魔祖師。

因為道門五派祖師不過是將道家修行發揚,而天魔祖師卻是於道家、佛家之外,自創一道,雖不足以跟道佛兩家鼎足而論,亦是世間第三大修行派系。

季寥要做的事業雖然不是等於開創新的修行派系,卻於佛道魔之外,為修行界增加了一個極大的變數。

在此之前,修行界的頂尖勢力把持修行門路和資源,除卻被天魔經折磨的左道修士外,正統修士無不跟道門五派和那爛陀寺息息相關,比如季寥的玉液還丹經,就跟靈飛派有聯繫,如此例子,數不勝數。

若是季寥使更多普通人能夠修行,自然而然就削減了修士的優勢。等同於破壞道門五派和那爛陀寺的根基。但如果不具備長遠目光,這些大派也最多將季寥所作所為當一個新興的門派來看待。

而季寥此舉,其實有一個對他最大的無形好處。

其實修行到高深處,真正決定修士成就的不是資質、悟性或者機緣,畢竟必然資質、悟性、機緣都具備,修士才能修煉到高深處。決定最終成就的便是胸襟氣度,那是頂尖修士和一流修士的差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