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第1/2页)
季寥聽他話大有玄機,便順從了法主,逕自去找趙希夷。
這姑娘也在第一層,只不過在西邊的一個角落裡。季寥花了一點時間才尋到她。
她正提著一隻狼毫大筆,對著牆壁作畫,秀眉蹙著,顯然完成這幅畫並不容易。
而且她落筆的速度極慢。
季寥至少可以看出這幅畫還有一半沒完成,不明白法主為何說趙希夷要完成這幅畫了。畫的內容,更是新奇古怪。
他首先看到的是一團篝火,而篝火里有寒冰。篝火上方飄著楊花,但畫裡的田野和山峰卻是金光燦燦,顯然時節是入秋了。
趙姑娘筆鋒所畫,正是一道道水紋,大致可以看出她正在畫一道溪流。
第125章 道體
「你來了。」正在作畫的趙姑娘將筆擱下,回頭看向季寥,展顏一笑。
季寥卻瞧見她清澈的眼眸已經有了一絲倦色,看來完成這幅畫對她是個極大的考驗。季寥頷首道:「法主讓我來的,這幅畫有什麼講究麼。」
趙姑娘嘴角邊掛起一絲柔和的笑意,說道:「畫是我師父做的,不過當年他只完成了一半,法主讓我補下剩下的一半。」
季寥指著畫裡的內容,說道:「火焰有寒冰,楊花在秋天開,這些都是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的事物,那麼沒完成的部分也應該是類似如此了?」
趙姑娘笑吟吟道:「不錯,所以我準備畫泥牛在水面吼叫,木馬在風中嘶鳴。」
季寥頷首道:「這也是違背常理的現象,大有奇趣,但你要畫出來,應該不難才對。」
趙姑娘悠悠道:「我要畫上去,片刻便能完成,但仍覺得有些不對勁,又想『上善若水』,便先畫了水面。」
季寥看著那水紋,確實柔和自然,隱隱約約暗藏變化,似乎真的會流動一樣。
他贊道:「你的筆鋒,已經有了宗匠的風采,一筆一划,頗具神韻。」
趙姑娘微笑道:「是嗎,來來來,木真子道長你幫我想想,我到底該不該畫所謂的泥牛、木馬。」
季寥好奇道:「既然都是不合常理的現象,為什麼你會覺得不該畫?」
趙姑娘道:「我大抵能猜想我師父當時作畫的心境,他畫火焰里的寒冰、秋天裡的楊花,本意便是反常合道。」
季寥略作思忖,道:「我也明白了,意思就是不拘泥於成見,打破破常規,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是見性的手段了。」
人的思維是有慣性,有束縛的。這是受困於成長過程的所見所聞。故而世俗中,人的見識和認知,都很片面、局限。用佛家的話來說,便是知見障。
這是自己從人世間學到的知識,給自己布下的迷障。而且這種障礙,反而是最難打破的,因為受困於自身。
趙姑娘的師父肯定也明白了這一點,所以故意用違背的常理的現象,來打破思維的桎梏,以獲得更富創造性的智慧。這有些類似於無中生有,就是憑空而來,沒有任何現實的依憑。
這樣的道理是接近道的本質的。
縱使季寥能想到這一步,但也是受益於畫和趙姑娘的啟發,所以這樣一來,他又不算能打破桎梏,因為他只是從平常的邏輯里走出,卻又陷入另外一個新認知的邏輯里。如果照著這種思維去探索道的本質,便是為了反常而反常,仍是下乘。
趙姑娘輕聲道:「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我才覺得,如果我繼續畫那些不合常理的現象,仍屬於循規蹈矩,只不過這個規矩是我師父設下的,但究其本質,仍然是受所識所見困擾。」
她說的話,跟季寥是想到一處的,只不過表達的言語不同。
世間高明的人,高明的道理,本也是相通的。
季寥悠悠道:「但我過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