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打卞桥镇的鬼子 (第2/2页)

1939年3月6日,也就是正月十六,张龙带着近五十人的游击队员会同郭显的游击队六十多人,共计一百余人,下山伏击日伪军在卞桥镇外出巡逻的日伪军巡逻队。

看着张龙的迫击炮小组又在建立他们的炮兵阵地,郭显溜达过来。

“张队长,你们这次带了多少炮弹?这一仗很有可能我们都要仰仗这门迫击炮了。”

郭显这话没毛病,如果真的的伏击战,依靠伏击部队十挺轻机枪,完全能够在伏击战发动的瞬间,就杀伤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十个弹夹清空,杀伤三十来个鬼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剩下的十来个鬼子,在机枪压制下,肯定也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而且,没了发挥二十响快慢机的作用,这次伏击阵地距离日伪军巡逻的小路也就五十来米,完全在二十响快慢机的杀伤范围内。

这个时候,装备二十响快慢机的战士,已经把他们的驳壳枪和木质枪套连接了起来。

一把山寨版冲锋枪就这么诞生了。

五十米左右的二十发的弹夹快慢机,就算采用点射模式,也能完全压制装备栓动步枪的日伪军士兵。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伏击成功的前提下。

如果伏击失败,伏击战打成阵地战,双方的作战距离被拉到两三百米。

那对游击队就极其不利了。

总的来说,两三百米的距离上,日军士兵使用三八大盖,还有相当的准确率,而且日军装备的89式掷弹筒,对我伏击部队的机枪组的威胁也是相当的高。

一名熟练的掷弹筒射手,在两三百米的距离上,首发命中目标的准确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

有统计表明,抗战中,我方轻重机枪有百分之八十是被日军的掷弹筒敲掉的。

如果伏击战变成阵地战,张龙这么90毫米迫击炮就成了致胜的关键了。

为了避免被日军掷弹筒威胁,郑三炮把90毫米迫击炮的阵地设置在距离日伪军我巡逻线路的八百米外的山梁上。

不仅能够俯视整个战场,还能有效地避开日军掷弹筒的威胁。

需要说明的是,日军的89式掷弹筒的最大射程能够达到七百米。

而日本制造90毫米迫击炮的射程能够达到三千八百米。

郑三炮表示,用这款迫击炮打六七里外的目标有些费劲,但是用来打击一两里的目标,那绝对是手拿把捏的事情。

:()抗战之兵出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