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卧薪尝胆,大义李科 (第2/4页)
王不懂一进屋,看都没看,直接冲着杨胜利,就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小词仿佛机关枪似的,突突的冒了出来。
杨胜利,胡子落,邓言三人,
“……”
卧槽,这特么更会装蛋吧?难道刚才你王小二,没在这待过?啧啧,学废了,学废了!以后要到啥事,也特么用这招!
杨胜利抬头看了他一眼,又咳嗽了一声,
“猛子,你领着其他人先出去,门外加双岗,如果有人胆敢靠近,直接枪毙!”
“是,长官!”
猛子一个回礼,领着赵三娃直接出屋而去。
胡子落和王不懂一见杨胜利的脸色,就知道一定有啥大事发生了!
果然,坐在杨胜利身边的邓言,在杨胜利的同意下,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来,直接放到了桌子上。
还没等王不懂和胡子落打算看看里面的内容时,邓言突然开口了。
“这份情报,是咱们团,打入府城的小鬼子特高科的弟兄,不惜以身犯险弄到的!小二,这个人,你是认识的!”
王不懂一听,顿时瞳孔一缩,自己认识的?
三营的人吗?还是…
“李科!”
卧槽,咋会是他呢?他不是当初,和那个三营的叛徒,叫刘什么来着,对,营副刘仲恺的,在县城集体叛变。自己帮着邓言除掉的人的下属吗?还记得当初,在离开县城的时候,还派人找过这个李科来着,只是当时时间不够,没有找到。
怎么这个姓李的,会变成保安团安插在府城的卧底了?还有,这次二营攻打县城,三营只是有人支援,邓言一直没有出现,难道他一直在府城那边吗?
带着许多的疑问,王不懂打算继续听邓言的讲述。
邓言先是狠狠地抽了一口烟,讲起这个李科来。
李科,原名李又霖,祖籍冀省沧州人,家里一直以替人走镖为生,相传是清末民国时期,武术大师,李书文的旁系子孙。
因为李家的家传,十二岁的李科(李又霖)便开始了走镖过活,闲暇时,种地打猎,家境也算殷实。
十四岁,走镖时,与强人发生冲突,无意间打死打伤不少人,所以便改名李科出走。
十六岁,因小鬼子入侵祖国,李家全家惨遭罹难,为了国仇家恨,李科一个人北上,打算在小鬼子的占领区,大闹一番。
可惜并没有如他所愿,面对凶狠无比,手持凶器的小鬼子,除了暗杀了几个特务和小鬼子的低级军官外,他并没有机会去杀掉小鬼子的高级将领。
相反的,因为他的鲁莽行为,被小鬼子和伪军们发现。要不是因为手上有功夫的原因,那时候的李科,早就被乱枪打死了!
逃出来的李科,这才终于明白了,不管你的武艺有多强,可在枪炮这样的火器下,也是无能为力的!
就像人家评书大家在评书里讲的那样,“神仙难躲一溜烟儿!”
李科最后还是被迫落了草,当了胡子!他不为自己找口饭吃,只为那个绺子里的大当家炮头,是一个会“打黑枪”的能人!
可是作为一个刚刚入伙的新人,人家炮头别说对他青睐有加,反而对他防了很多!谁都不想当“王伦”!再说了,这“艺不轻传”的道理,“宁舍一锭金,不传一口春”。这能吃饭的本事,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教给你的!
好吧,既然你不交,那俺就和你耗上了!
李科这一耗,就是三年!三年间,李科凭着自己的坚韧和真诚,终于成为了那个炮头的入室弟子!
和贼九张三的师傅不同,李科的师傅。可不是什么好人!抢劫老百姓,进城砸响窑,什么胡子里讲究的“七不抢八不夺”,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