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治中,他曾28次越过幼发拉底河,一度到过地中海岸边的腓尼基城市阿尔瓦德,并乘船入海。亚述王声名远播,叙利亚和腓尼基各城邦纷纷向他表示臣服,甚至的埃及的法老也向他送了礼物。亚述人的胜利引起了巴比伦人的不安,伊辛王朝的马尔都克那丁阿赫攻进了离亚述不远的埃卡拉图,掠走了神像。提格拉特皮拉萨在西方连年征战使得他在十年以后才能报复巴比伦,他长驱直入巴比伦尼亚,攻占了巴比伦城。但他没有能力征服巴比伦全境,在抢掠巴比伦后撤回本土。

提格拉特皮拉萨第一死后,国内发生了争位斗争,其世子在位仅二年,他的第二个儿子阿淑尔拜勒卡拉(前1074—前1057)夺得了亚述王位。他在位时,在南、西两线都取得了胜利。他攻占了巴比伦尼亚的库瑞旮勒朱地区的两个城,俘虏了该地区的两个加喜特人的总督。阿淑尔拜勒卡拉的支持确保阿达德阿坡拉伊丁那(前1067—前1064)成功地夺取了巴比伦的王位,并娶亚述公主为妻。在西部,阿淑尔拜勒卡拉击败占据马瑞地区的阿拉美亚人图库提美尔,和其父一样,他也曾西征一直到达地中海的阿尔瓦德。阿述尔拜勒卡拉的霸权是中亚述最后的强盛时期,在以后的两个世纪中,亚述一直被限制在阿淑尔、尼尼微和阿尔比勒一带的本土。但是,提格拉特皮拉萨与其子阿淑尔拜勒卡拉对外作战的胜利,使得亚述在强大的外族入侵中生存下来,为两个世纪以后亚述人再度崛起奠定了基础。 。 想看书来

十 从阿淑尔城邦到亚述帝国(3)

阿述尔拜勒卡拉之后,亚述渐衰。从埃瑞巴阿达德直到阿淑尔丹第二(前934—前912),共九王140年的历史中,亚述历史处于沉寂,铭文稀少。在阿淑尔拉比第二(前1012—前972)和阿淑尔来沙伊西第二(前971—前967)在位期间,在阿淑尔城中发现的一个哈布河下游地区总督的铭文表明各地的总督和王公权利很大而亚述的王权衰落。从亚述的王衔中可以看出,他们仍控制着亚述的本土,亚述这一古老的国家,此时被新来的阿拉美亚人部落包围。

亚述从阿淑尔丹第二时起,再度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起来。从这时起直到公元前612年亚述灭亡的300多年里,亚述军队横扫整个近东地区,所向披靡,一度建立了一个横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亚述国家的这一鼎盛时期史称新亚述时期。新亚述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新亚述强国和新亚述帝国时期(萨尔贡王朝时期)。雄心勃勃而残酷无情的阿淑尔那西尔帕第二迈出了从地区国家向帝国转变的第一步。具有无穷的精力和指挥才能的阿淑尔那西尔帕第二继承王位时,亚述已经是一个势威力强的王国了。他开始了平定两河流域东北部的山区国家的远征,直达底格里斯河上游的卡德穆胡。在这里,他接受当地王公的贡品和小亚细亚穆什基人的礼品。五月,哈布尔河下游阿拉美亚城市苏如发生了反叛,他急行军380公里,严惩了暴动者。此后,他又在卡霞瑞山、扎穆阿地区平定了一些阿拉美亚部落的反叛。阿淑尔那西尔帕为了巩固帝国境内的统治,把底格里斯河上游的古城图什翰建成重要的要塞。阿淑尔那西尔帕3年、4年,亚述军队先后两次在下扎布河上游的扎穆瓦地区作战,并把迪亚拉河源头的一座古城改为亚述的军事要塞,命名为“阿淑尔那西尔帕港”。

阿淑尔那西尔帕6年,亚述军队巴比伦总督苏如在幼发拉底河地区作战,俘虏了巴比伦的王弟以及3000士兵。7年,亚述出兵*了哈布尔河和幼发拉底河地区阿拉美亚人哈鲁皮部和拉苦部的叛乱,杀死470人,30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示众。阿淑尔那西尔帕又连续南下苏胡和兴达奴,俘获苏胡部的6 000人,杀死拉苦部的两个王,打败了他们的5 000军队,把这些俘虏迁往阿淑尔附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