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4/5页)
的剑客气得全身发抖。
又被叫错了名字的刺客神色严肃:“更正!我,叫十五。”
20、第二十章
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宛花。
——引自皇甫冉(唐),《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茶,是南域的主要特产之一,也是南域重要经济命脉之一。茶,是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的最爱。茶乡,更是他们热衷游玩的地方。
十五跟着侍卫们一同随庆南王出行,却是故地重游感慨良多。
也许是有过上次一遇刺的经验,此番荣敏一改华服贵人的装扮,普普通通的棉布长衫,连个玉佩香包都不带,做足功夫,唯独他最爱的一枚犀角扳指还带在右手食指上。
但十五仍旧在心底偷笑。改的了衣衫改不了本姓,一个王爷就算换了布衣但神色间的倨傲清高如何改的了?
一个穿着布衫趾高气昂的青年,旁边一群状似好友却又恭恭敬敬的侍卫,这种不入流的伪装等于就是告诉别人:喂,有大人物便衣寻访啦,有冤的伸冤,有仇的报仇啊~
果然,庆南王一行人在茶乡游览之后到得山脚下小镇酒肆,刚坐下要了点心小菜就有老板过来刺探,东聊西扯的就把话题带到税赋上。
荣敏听着还在装相,只建议老板将实情告知地方官府即可。
那老板眼珠儿一转,挂上副苦相:“做同行的哪家不是互相帮衬拉扯着?就像我们开店做买卖的,东边那家一壶米酒卖二十个钱,我们就想卖十八个钱也是不能,总不好自己人拆自己人的台吧?”
十五心想,这老板是个精明人,死活没说出“官官相护”这四个字。
一同出游的蔡廷微笑道:“据我所知酒税并不甚高,看你这店里虽地方不大但生意很不错,老板还有什么不满的么?”
老板苦笑:“客官有所不知,我这小酒馆历来出售一种我们茶乡特产的茶酒,滋味香甜又清淡,远近的客人都很喜欢,更有游商年年收购贩卖到北方去。可坏就坏在这酒要用茶和稻米来酿,往年还好,今年也不知怎的,酒税缴过了还要缴茶税。如此算来,一坛茶酒如果还卖原价竟是要搭上十几个钱才够本。我们小本买卖如何禁得起?”
说着便指着墙上一块翻过去的竹牌说:“这牌子就是茶酒的酒牌,自今年加征茶税之后再不敢挂出来卖。可惜我家自酿了许多,如今只能埋在地下不敢出售。”
荣敏微微一笑:“你就涨点钱又如何?天下嗜酒之人只要来了瘾,多收几文也无妨。”
老板叹气:“客官啊,咱南域是不愁吃喝的好地方。可光是肚子饱了兜里没有铜钱这日子也是没法过啊!您且看这街市上的人,兜里有百文钱的只怕十人中只一人。要不人家北方的客商说,南边看着富实则穷的叮当响呢?”
荣敏怎会不知南域这些民情?
他的地盘上物产富饶,可恨之处在于空有东西运不出去。南域不比地处西南的云城,那边虽然也是交通不便,但出产玉石玉器为主,一件佳品就值千百两银子。
同是民众,南域茶农辛苦一年才赚几两,云城的矿工一年却能落得几十两。以农为主的地界,如果没有可供外运的路桥,最终结果就是如今南域的下场。
所以,他才会不惜重金买通奉州运河段水利知事,只要奉州和南域接壤的雨树县运河开通,南域这边他宁可地方出资开凿能连接上阿福江的运河段。
如此一来,南域的稻米,茶叶,蔬果,香料,水产都能运到北方去卖个好价钱。自己地界上的子民也都能过上兜里有钱,家里有粮的好日子。
哼!征茶使连同内地茶商连年压低茶价,不就是欺负南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