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朱治 (第3/4页)
下,黑暗中沉默了。
见最反对的芮祉都说服后,朱治猛然将手里的薪柴折断,然后道:
对他们很多人来说,这一顿简单的早食就是他们最后的一餐。
“我们是回援城内,我军是朱帅的子弟兵,这个时候大帅需要我们在身边。”
“不,我在这等他们回来。”
“老朱,咱们得撤回城内。”
“节哀,这都是命。”
而等金墉城造好后,朱儁就忙于其他事了,所以剩下的一下城内设施就让匠作们自己弄。
因为他丢了颜面。
如果一个现代人看到这一幕,将会噩梦连连,但对两千年前的本代,这就是真实的战争。
所以芮祉找到朱治的时候,直截了当:
朱治看了一眼芮祉,随后晕倒在地。
芮祉一直在点头,还在重复朱治的话:
“所以死守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要走。……嗯……攻”
只留下朱治依旧站在城头,面朝北方。
而凌操则视芮祉为山寮土匪,是逋亡宿恶的惯犯,这种人能混入汉军就是耻辱,更不用说这一刻他还看出了芮祉的退缩。
挖水井行不通,他们就只能储水,所以在泰山军忙碌的时候,他们就从城外的护城河取水,直到现在,共有清水三方,可供金墉上下用水九日。
朱治眯着眼睛,问了句:
二人关系比凌操要近多了,先不说二人都是丹阳人,有同乡之谊,就谈私交那也能追溯至投军前。
那边芮祉也意识到了问题,帮忙开解道:
但此刻,他们脸上的喜悦却怎么都掩藏不住。
纵然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总是有很多矛盾,而二人的秉性大异,互相看不上。
在大营中收到战果的徐晃,忍不住对周边的将佐笑道:
“小贼,计止此耳!”
最后朱治语重心长:
“你们说大帅是需要我们在城外支持住,还是需要我们留在城内要是后者更重要,为何还要我们出城而就如我说,此刻守已难持久,趁着敌军想不到我军会背水一战,主动出击,只要你们按照我的计划做,泰山军必破。”
芮祉纠正:
他不敢相信的看着朱治,颤抖问道:
“老朱,你也要跑”
“将凌操也一并喊过来,问问他啥个意思。”
九日时间听着很长,但在数以月计的围城战中,简直短得可怜。
原来,在火光所在的位置,正是泰山军的一部分军粮所在,其主要是支应西面和北面等泰山军的。
这有点违背泰山军军纪,再加上王上的大营就在北邙山那边,更是不敢。
显然昨夜吃了大亏后,泰山军要来报复了。
但这么长的一段话,凌操别的地方没听进去了,但偏偏将芮祉口中说的“我们”给听进了。
于是,自觉已占多数的芮祉直接将凌操喊了过来,三人就围着篝火商谈金墉的命运。
朱治沉默了,最后缓缓道:
芮祉也愣了一下,还奇怪回道:
“他不是和你们一起出城的吗”
……
没水守什么城
军吏不敢怠慢,忙领命回走。
在那里,一处高车上,数十级首级正被挂在竹竿上。沉重的头颅将竹竿都压弯了。
虽然这点军粮对于泰山军来说并不多,但却对徐晃来说很重要。
徐晃不理会军吏的小心,只吩咐一句:
“去找游奕那些人去拷问他们,为我问出那金墉城内的守军是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