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4/5页)

所以便写出来。写的时候,心情很沉痛。

问:你的杂文常提出人性的黑暗面,较少指出应如何改善,观点是否过于偏激?

柏杨:如果社会没有毛病,我要挑也挑不出来。在社会中,不是每个人都会看出同一的毛病,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意见。至于指出如何改善,真奇怪了,为什么不自己思索,而要人指出!

问:但是,偏激的感情容易引起共鸣感,更令人产生错觉,认为你所说的全都是真理。

柏杨:我认为真理应被允许用充分的感情表达出来,不应该非用冷冰冰的辞句表达不可。真理的判断不关乎感情,只要是真的,充分感情可令它更合乎情理;如果不是真的,任何学院派的语调也于事无补。

问:可是人性是复杂的,如何能够界定对错?

柏杨:人性的复杂与行为的对错没有关系,人的一生,就活在不断地判断对和错之中,你必须学习如何判断对错,不管你高兴不高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很难绝对客观(2)

问:你的文笔很流畅,有人形容为“绕指柔”,是怎样训练出来的?

柏杨:这是过分的赞誉,我没有这份功力。

张香华:以前,我读他的作品,觉得他应该是写得很快、很轻松。当生活一起以后,才发现他写作的速度很慢;苦心经营,反复修改,有时候初稿和修订稿的日期相差很远。

问:你因坐牢而妻离友散,但也因此而跟孙观汉、陈丽真等人成为更好的知己。这对你产生了什么启示?

柏杨:灾难好比一个过滤器。一坐牢,许多朋友都离去了,因之朋友也不复杂了。孙观汉先生和陈丽真,是我的恩人,这种传奇性的义男侠女,可遇而不可求,而我遇上了,这是我的福气。我不会因曾有朋友害过我,出卖过我,而改变我喜爱朋友的心,也许因为我喜欢读《水浒传》,满腔豪气,所以要变也变不来。

张香华:他的秘书批评他,交朋友不懂得适可而止,我觉得这句话真好。朋友与朋友之间当然应该互相关心,但是也要讲求适当的程度。可惜,他的性格就是如此。

问:历史应该是以客观的笔调来记录。如果过于主观,便难免偏差、煽情。你觉得《中国人史纲》是否有这样的问题?

柏杨:中国人的历史最久,历史书也最多,但是许多中国人都害怕读历史,认为很枯燥,所以我希望能尽量令它趣味盎然。中国史书都是冷冰冰的,说明有太多的历史学家写不出生动的文章。至于主动和客观,我们很难界定,我相信没有一个历史学家能够完全客观。

问:在《柏杨版资治通鉴》的《柏杨曰》中,你以现代人眼光去看历史事实,常常表现出同情的态度,有人不赞成。请问:我们应该以什么眼光去评价历史?

柏杨:我们应该以现代人的人权眼光去评价。否则,我们就没有理由谴责白起在长平坑杀降卒四十万了。

问:最近,我们举办“开卷有益”读者报告征文比赛,目的是推动阅读风气。你可否向青年朋友推荐几本有价值的书籍?

柏杨:我推荐《资治通鉴》,纽约大学教授唐德刚先生称之为“一书定天下”。从这套书,我们可以透过种种事迹,去学习判断、批评我们的民族、生活,并帮助我们展望未来。

怎么看中国历史(1)

访问者胡菊人先生

文载1987年4月16日香港《百姓》杂志

问:我想为我们的读者请教您一个问题。您阅读了那么大量的历史书籍,写了那么多历史的书,历史的洞识力很深刻,同时,见解也很特别,徐复观先生生前跟我谈过他的经验,那是国共内战的时候,他受蒋介石的委托到延安见毛泽东。他问毛泽东:“你看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