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2/4页)

的八鲤农场达成的合作扶贫计划,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李大山作为当事人也到会说明情况。正如村支书唐大叔的预料,日新村的乡亲早就对饱受缺水之苦的家乡故土没有了留恋之情,对于李大山的扶贫及招工方案非常赞成,可以说举双手双脚支持。

而且一旦招工,每月都有300元的基本工资,虽然这点钱城里人或许瞧不上,但是对于日新村的乡亲来说,这笔钱再乘以12,比他们目前一年的纯收入还高出二倍不止。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去年的大雪虽然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但是对简单圈舍里的牲口还是影响很大。一些老弱牲口相继病死,健壮的也逐渐消瘦下来。这和八鲤农场的牲口过冬之时反而长膘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村民对牲口病的病、死的死已经麻木了,但是现在给他们一个新的选择,他们还是迫不及待的想搬迁、想过好生活。

长风县、安丰镇的领导见群众思想工作这么好做,随即也没有再废话,直接公布合作的具体条款,也就是协议文本,并告诉大家,回家认真阅读。如无异议,三天后正式开会签字画押。散会后,这些领导就都回去了。由于领导此行是为了八鲤农场的事情,李大山还给每人都准备了一份小礼品,虽然价值只有百多元,但是收到礼物后,李大山明显感觉到这些人的态度要热情了那么一点点。

可谁曾想,会后第二天,唐书记就给李大山打电话,说村民已经看了协议,全都没有意见,找到他说希望早点和农场签约,看李大山能不能把签约时间提前。李大山经历了东风村的事情以后,对农村乡亲的认识深了许多,他很客气的拒绝了唐书记的要求,希望村民能多几天时间,冷静考虑一下事情的利弊,毕竟如果扶贫成功,李大山将免费获得日新村的全部土地七十年使用权。听了李大山的话,唐书记也觉得应该给村民一个时间差,多想想此事对自己的影响。这下可苦了唐书记,村民每天都去他那里唠叨,生怕李大山反悔,让煮熟了的鸭子又给飞了。结果在苦熬三天以后,唐书记终于解脱了。

这天,是李大山和草原市政府、日新村的村民正式签约的日子。因为此事是草原市扶贫工作的创新之举,相关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草原市、长风县、安丰镇的政府主要领导都到会见证这一特殊时刻。虽然天气还很冷,但是每个村民的心都是火热的,脸上也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与会的领导看到这一幕,心里也轻松了不少。至少他们不再担心,签约今后,村民们骂他们行政乱作为了。

签约可以说很顺利,因为前期工作都已经做好,只需要履行最后一道签约程序就OK了。主持会议的政府官员照例讲了一通官话,把草原市、长风县关心牧区群众的措施说了一大堆,特别是把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为了推动李大山参与合作扶贫所发挥的作用说得淋漓尽致,甚至有些夸大。村民们现在一心想着未来的好日子,对这官员说的话根本没有听进去,一个个在下面交头接耳,说个不停。

终于,这人的讲话完了,接下来就是签约仪式。李大山代表八鲤农场,和古市长代表的草原市政府正式签订了合作扶贫协议。政府负责出资搞基础建设、搬迁日新村,李大山负责帮助村民产业脱贫。一年后,根据政府考核和民意调查情况,一旦李大山的八鲤农场完成政府规定的脱贫目标,全体村民签字同意,草原市将在一个月内把日新村境内的近一万亩土地无偿划拨给李大山使用七十年。

另外,唐书记代表日新村,和李大山的八鲤农场签订了合作协议及合格劳动力雇佣意向书。之后,李大山和日新村全体劳动力签订了正式的用工协议。听说真的可以到农场上班领工资,村民的积极性都很高,踊跃上前签用工合约,没有一个不愿意的。日新村六十多家,基本上本家都有二至三个劳动力,现在都成了农场的员工。想想也是,这么优厚的条件,在家放羊,那还不是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