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2/4页)
非常不踏实。
刘福不好意思的说道:“嘿嘿,兄弟,不瞒你说,阳平镇新上任的领导都找了我们俩好几次了!他们不仅非常支持在阳平镇开展日新村模式的试点,而且早就选定了楼坪村作为第一个试点村。土地转让手续的问题根本不要我们操心,他们镇上会直接给上级政府打报告,包办到底。他们还说,如果效果良好,后期还将发动更多村子加入到这种模式中来!”
李大山一听,知道自己被这两人给耍了,佯装怒道:“好啊,你们两个,我好心好意把你们请到农场上来,结果你们都吃里爬外,拿着农场的好处,却为阳平镇的领导办事!我看我们这个合作是搞不下去了!”
刘福、刘善财已经摸清了李大山的脾气,只是在那里嘿嘿干笑。还是刘福“脸皮厚”,开口说道:“兄弟,我们也是考虑了很久才给你提出这个意见的。你看看,现在这样,不仅解决了阳平镇老百姓的难题,而且还能扩大农场的面积和规模,可谓一举两得!”
李大山听了,哦了一声,反问道:“你们的意思,这是件好得不能再好的事情了哦?”
两人连忙应道:“差不多,差不多!就是村民培训和新村建设要费上不少功夫。”
李大山见他们俩入套,也就把自己的计划开门见山的说了出来:“是好事,我们就要办好。所谓一事不烦二主,这事儿是你们起的头,以后村民的培训、管理就全部由你们负责,反正滩羊和小尾寒羊的养殖都是你们的事情。一旦出了什么岔子,我只管拿你们开刀!新村建设的事情就由我来负责,毕竟我以前就是搞建筑出身的,灵远那边我还有一帮兄弟!”
两人听了李大山的安排,脑袋都大了,不过还是一个劲儿的点头表示答应,生怕李大山反悔。过了一会,他们才明白李大山故意发怒,就是要引他们上钩,答应接下这件棘手的事情。
………【第089章 考察楼坪村】………
有了初步方案,李大山召集李贺、李春花、黄教授等人,说了初步的思路,大家对阳平镇的惨状都很同情,现在得知当地政府同意参照日新村的模式进行改造试点,大家都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一致同意有空去楼坪村考察看看。整理提供
场领导统一意见以后,刘福他们就将农场形成的初步方案正式通知了阳平镇的领导。对方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立即邀请李大山等人实地考察。李大山也觉得先仔细看一看,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不然以后中途出了问题,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这天,李大山带着相关人员,早早的来到了楼坪村,围着村子周围仔细的查看起来。确实,就像刘福他们介绍的一样,楼坪村位于八鲤农场的东面,直线距离一公里左右,中间是一片荒地,大约四千来亩。而且非常巧合的是,其中一千多亩本是抵押给当地农信社的,现在已经属于八鲤农场了。李大山原来只知道有几块地离自己很近,从没具体查看过,没想到这次刚好可以利用上。
楼坪村的房子比起阳平镇中心区域的村社来,差的太多,也就比日新村好上那么一点,难怪当地领导会选择这里做试点。一穷二白,正好描绘最美好的图画。他们才转了一会儿,阳平镇的领导就到了。经过介绍,李大山认识了镇上的书记王德一,镇长刘珊平。两人或许是临危授命、下车伊始的缘故,没有一点点官架子,给李大山他们的印象如同两个村干部。他们来的时候,楼坪村的支书、村长也都到了,两人都姓娄,对李大山他们的态度比镇上的领导还要热情些。
人员会合以后,大家就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认真参观楼坪村的里里外外。楼坪村全村125户,人口524人,农房都是普通的平房。全村土地面积四千多亩,其中在利用面积不到二千亩,另外,宅基地、自留地面积五百多亩。由于该村主要以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