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4/4页)

头转向了通讯器,向“静静”说道:“‘静静’,你先把登陆舱内的空气换掉,我担心那里的空气可能受到了污染。记住:留几份空气样本下来作为分析使用。”

听到赵一飞的命令后,“静静”马上启动了空气过滤装置,一边采集了各个舱室的空气样本,一边通过压风机把一个个封闭的舱室中的空气抽离,同时注入新鲜的空气。当然,这样做要消耗大量的生命维持系统中的储备,不过为了人命考虑,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在做着这些工作的时候,“静静”还是发现自己也出现了某些异常。那就是本来皮肤上敏锐的感觉好像麻木了很多,难道自己也被麻醉了不成?还是仅仅肌肤接触到了那种麻醉剂来源引起的麻醉感呢?幸好自己的内在驱动全部是电子化的,否则自己也会和第一组的其他几名队员一样被麻倒的,“静静”庆幸地分析着自己的情况,并把自己的感受报告给赵一飞。

听到“静静”这么分析,第二临时小组的众人不再肯定到底是不是那种绿色液体释放的挥发性气体麻醉了众人。让“静静”重新描述了一遍刚才众人被麻醉的过程,赵一飞给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情况,那就是有没有可能有其他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进入到了登陆舱中。

由于不能确定它到底是不是生物体,所以赵一飞使用了“东西”这个词代表它。这种“东西”具有某种特质,也就是带有很强的挥发性,同时这种挥发出来的气体有着极强的麻醉性。

反复思考了一遍第一艘登陆舱从离开宇航器到卢纲晕倒这段过程,“静静”指出来这段时间中如果说能够和“女娲2号”行星上除了空气意外接触到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样就是让卢纲吓晕过去的绿色液体,这种东西已经被检查过了,应该不具有这种麻醉效果。

而另一样“东西”应该就是探锤在深入“地表”时所接触到的东西。具体探锤接触到了什么东西“静静”也不清楚,因为探锤本来是用来测量地表情况的,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分析一些基本的地质情况,如地表的坚固性、土壤颗粒的基本构成物等等。可探锤在降落之前至于地表发生过一次接触,就是现在登陆舱所降落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地表物是坚硬的岩石,根据探锤所携带分析仪器的分析结果,应该不会有什么让人麻醉的不明“东西”存在。如果有的话,“静静”早应该发现了。

听到“静静”这么分析,赵一飞拧起了眉头,难道真的就没有发生过别的接触?没有的话又怎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难道是这个地方的空气有问题?与地球大气之间的分子会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了具有麻醉作用的类似于“笑气”的气体?

可根据空气检查的结果来看,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呀?那么显然在这里应该有什么东西被人忽略呢?会是什么呢?看着驾驶员在那里不断地摆弄着手中的铅笔,并无聊地画着圆圈的时候,赵一飞想到了这些圆圈可以假设为第一艘登陆舱的降落路线,正常来说他们应该按照规定的轨迹下降并着陆,可现在显然没有那样,转换了着陆地点。那么着陆地点的变化可能与这次发生的四名队员麻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第二临时小组的成员都认为有道理。张元接着问道:“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在第一次降落的时候我们的飞船遇到了某些‘东西’,这种东西能够粘附到登陆舱的外表面上,而且具有麻醉作用,在打开登陆舱舱门的时候就这样渗透了进来。”

“不错!”在通讯器另一头的“静静”突然插口道,“张叔叔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在第一着陆点使用探锤探测的时候,我们的探锤是落在了植物构成的‘草原’上,由于这一奇怪的‘草原’全部由植物构成,而且100多米的探绳落下去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