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吴县县衙论传承 (第2/2页)
。
如此种种,怎样才能形成一个统治大一统帝国的有效团队?
汉武帝选择了儒术,并将之运用于人才选拔与人才培养的各方面。
于是,儒学成为了主流的晋身之阶。
除此之外,推恩令等一系列政策的施行,都是汉武帝为了处理复杂的朝廷成分而做出的一系列改变。
建元五年(前136),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使得儒家的五种经典文本《易》《诗》《书》《礼仪》《春秋》成为国家认可的“帝国经典”。
此后,他又确立了博士弟子员及博士迁官制度,借助太学这一制度化的机构对博士弟子进行考核,进而为帝国的官僚系统输送储备人才。
从此以后,经学教育与出仕为官联系到了一起。
博士弟子可以通过每年的经学考试获得晋升机会,成为文学掌故方面的官员。
更优秀者,可以成为郎官,再进一步,成为正式官僚。
于是朝堂之上,“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通过研习儒家经典出仕成为两汉重要的政治传统。
而当时还是书于竹帛的时代,书籍并不容易获得。
更何况,并不是有书了就能读懂经典的,还要懂阐释。汉代学者讲究师法,要求经学知识渊源有自,不可以自出机杼,随意解释。
可是,秦汉之际毕竟经历了经典传承的断裂,焚书\/挟书律让经典解释权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这就导致了:一方面,掌握解释权的学者可以获取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居于高位的权贵为了后代的仕途考虑,必须接受儒学改造。
于是,种种原因作用下,产生了一批世代传经的大族。学术上,家族传承使他们很容易地获得了经学修养;政治上,与“世传一经”相对的往往是历代公卿。
就比如汝南袁氏,之所以能够成为“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庞然大物,和他们掌握着《孟氏易》这个经典的解释权有着绝对的关系。
一方面,有文化的人靠文化做官;另一方面,没文化的人靠文化粉饰自己(即便有武装力量和大片土地的豪强也往往不得不如此)。
于是慢慢地,他们都变成了有文化有权势的世家大族。
这些世家大族同时垄断了学术与政治,又或者说,正如贵族政治与封邦建国互为表里,官僚政治与世家大族也是如此。
很明显就能够看出来的一个事实,就是所谓的世家传承,与统治者的想法以及社会的整体环境有着绝对的关联。
换句话说,只要这个社会在不断进步,再厉害的世家,也有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从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想来,各位是想不到了。那换个问题,千年的时间,这千年时间下来,除了圣人之外,可还有其他人的姓名流传至今?”
这话一出,脑子灵活一些的家主已经明白了陈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