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 (第3/4页)

先生,人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眼下主公不在,豫章以您为首,这般用险,倘若那秦贼察觉,您……这……”书童直接傻了眼,难以置信的看着周瑜。孙策退守豫章不久,豫章“城建”也未完全,东门城墙虽几经修葺,但毕竟也只有三丈余高,只需对面秦旭军阵中有神箭手在,说不得一箭就能要了周瑜的性命。书童久随周瑜,深知一些秘闻,自家这位主上素来虽屡有行奇用险之谋,但生性最为谨慎,凡动兵用武,无不思虑周全再有动作,这才在保全当初不过千人的孙氏军势,成就了孙策犹如狂风扫落叶,横扫江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名。而周瑜现在竟然被逼到了要以身犯险的地步,足可见局势已经危急到了何等地步。

“唔!你跟在某的身边,倒是学了几分见识。哈,你说的不错,近万兵士调动,又怎么会瞒过近在咫尺的秦贼。罢了,你着人再传我军令,在兵士离开之后,倘东门有动静,便大开城门,派留下的兵士于靠近东门的民房隐蔽之处,多布旌旗,再于逆光处铺上些铜镜。”周瑜止住书童想要再劝下去的话,本是苍白的脸色上,诡异的出现了几分红晕,就连精神也好了许多,站直了身子,大声吩咐说道。

“诺!”虽然不明白周瑜这些奇怪的要求究竟有什么用处,但见周瑜开了口,书童也只能领命而去。却未曾发觉,身后发出如往常一般剧烈咳嗽之声的周瑜,捂着嘴的手帕上,呕出来的血,已是深了不少颜色。

“秦将军,曹将军、郝校尉着人来报,彼部所率兵士,已是成功占据了豫章西南两门之处,只是孙贼兵势战力不俗,且似有增兵之势,一时间轻易不得而下,特来向将军请计。”根据哨骑的描述,豫章东门处,在经过一开始的猛攻夺下瓮城之后,许是因为周瑜在的原因,守军很快便组织了几乎不计损耗的箭雨阻挡,令秦旭本部兵士难以再近寸余之地。而也正如周瑜所料想的那般,虽然零星的进攻仍旧在继续,但无论是频率还是强度,都大大的减缓了下来,最后直接就无视东门守兵一般,就地休整了起来,直到城中炮响,西南两门变式突生,才又列好了阵势,摆出一副进攻的架势来,却又偏偏引而不发,若不是周瑜用险,说不得还真就将东门守兵死死拖住。

“东门处可有动静?”秦旭对青州兵加丹阳兵的组合,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带兵大将只是历史上因为偷袭夏侯惇才留下寥寥数笔的曹性,以及大器晚成的郝昭,但以有心算无心,对上韩当程普,以及刚刚因为“天火流星(和谐代替)”而导致兵心不稳的豫章守兵,秦旭还是颇有信心的。

“将军,据探马弟兄得回的消息。似乎东门内颇有些兵马调动的动静,不过因为豫章四门皆闭,战时又无法渗透。因而尚未有准确消息打探清楚。”秦旭身边的斥候哨探,皆是青州兵众佼佼者以及此番征伐江东带来的五十名精挑细选的先登营兵士担任,很快便将察觉到的几丝异样说了出来。

“有动静?这位江东美周郎,难不成也要有所动作了不成?再探!”秦旭笑眯眯的望着数百步外的豫章城墙,拿上面是可称之为绝世智者的周瑜,但在眼下情势比人强的情况下,再超绝的计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绝对的实力下,秦旭在听闻了哨骑来报之后。便生出了周瑜想要弄险的念头。在秦旭的印象中,周瑜一贯是喜欢弄险的,要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时,面对曹操不尽不实的所谓八十三万大军。只言从孙权处得五万大军便可破之了。当然。若不是孙权顾忌周瑜之能,宁肯便宜刘大耳朵凑数,也要限制周瑜之权,说不得彼时一场大火之后的大汉格局,又将是别样一番样子了。不过也由此看出,周瑜虽然弄险,但绝对不是头脑一热便弹剑作歌披挂上马的莽汉。秦旭几乎是瞬间就嗅出了阴谋的味道,略沉思了一会。抬头吩咐说道:“来人,着人传令。前军向前推进三十步,我倒要看看这位周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