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职业经理人的大数据 (第2/3页)
你认为能给多少?”
“80分。”
“偏高啊!为什么能有80分?”
“首先,等于说她把我这样一个销售上的土八路啊,培养成了正规军。我有这么一个高级教练陪我练了三年,我被她培训了三年。”
方自归感叹:“这培训费也忒高了些。”
母司继续补充:“而且呢,虽然三年做下来,业绩没有说做起来,但是她帮我带来了最先进的销售管理,还带来了一些工具。比如说,战略会议的流程啊,做bp的流程啊,培训的流程啊,薪酬激励制度啊,选人的标准啊,销售系统的建立啊,等等等等,这是她给我们带来的价值。”
到底是60分还是80分,方自归和母司各执己见,好在这个分歧并不重要,也没必要一定达成共识,两人最后就君子和而不同了。而翠西走后,母司和方自归在有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就是招一个负责海外销售业务的老外,再招一个负责国内销售业务的老内。
负责海外业务的老外很快就到位了,是个以色列国籍的犹太人。
这犹太人是方自归几年前在一个展会上认识的,是方自归的老相识。当时犹太人为一家做“压力吻合器”的以色列创业公司工作,这家公司的创新,是以记忆合金为原材料,靠压力进行吻合,而市场上的吻合器还都是用吻合钉来吻合,可以说是一条全新的技术路径。做为从业人员,方自归对吻合器领域内的所有创新都感兴趣,跟踪“压力吻合技术”也蛮长时间了,所以在展会上跟那犹太人一交流,犹太人非常惊讶,他没想到一个竞争对手可以对他的技术有这么多了解,而且还能告诉他一些他们都没有想到的临床问题,于是,犹太人就跟方自归交了个朋友。
然而技术上可行的东西在商业上不一定可行,技术太超前,有时还特别容易成为先烈,这个压力吻合技术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那家以色列公司创业以来,前前后后融资融了大概八千万美元,坚持了三年,把钱烧完了,于二零一二年底正式倒闭。倒闭前的几个月,以色列公司的总经理处于焦虑之中,方自归正好去以色列出了一趟差,犹太人就约了方自归,把本公司的总经理介绍给方自归,请方自归来公司参观,希望复行科技能够收购这家摇摇欲坠的公司。可是以色列公司开价两千万美元,方自归认为根本不值,因为这公司虽然烧了很多钱,但主要都烧在临床上了,况且从临床应用的角度看,压力吻合技术的价值偏低,方自归不认为这是吻合器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复行没收这家公司。
但方自归觉得,可以把这个犹太人收进来。
以色列公司倒闭不久,翠西也从复行科技离职了,方自归就向刚失业的犹太人伸出了橄榄枝。母司跟犹太人谈福利待遇时,发现该犹太人谈判能力极强,确实跟本中国人棋逢对手,就觉得这家伙谈福利待遇都谈得这么厉害,将来帮复行谈生意应该也谈得不差,母司就跟犹太人谈成了。母司跟犹太人谈好,他需要经常全球出差,然后每季度来苏州总部工作一个星期。
招聘负责国内业务的销售总监,母司就费了一些周折。
这次招聘,母司改变了方法。当初为了吸引翠西加盟复行,母司对公司各种涂脂抹粉,而这次,母司打算一开始就不要把公司蓝图描绘得那么美好,一开始就告诉应聘者,他们要像鲁迅那样直面惨淡的人生,一开始就告诉应聘者,他们加入复行后将遇到哪些挑战和困难。比如母司会对应聘者说,创业公司就是缺资源缺人才的,也没有那种世界五百强式的各种管理支持系统,而你在这种缺少资源甚至没有资源的情况下,你不单单要达成目标,你还要做得比两大巨头更好才行,因为你光是做得跟巨头一样好,你还是竞争不过巨头。
母司这样面试,应聘者对自己的拷问就不一样,前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