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 (第4/4页)
一步,那就说是单晶硅上面的研究,实在是不符合苏联做为世界两极之一的身份。其实刘东也知道,这主要是苏联的研究方向出现了重大的错误,他们一直以打核战为理念,自然就对这类被核辐射克制得死死的东西,不是那么敢兴趣。
之前让列夫捷特看看,那也不过是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如果真能在苏联拉到几个人才,或许自己在国内准备投资的晶圆厂,就不至于再去那些西方国家挖人了。相比起西方人那种坑死人不偿命的价格,还是现在的苏联人民,比较厚道。
可惜,列夫捷特并没有在这方面给予自己好消息,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看来晶圆厂的事情,还得靠小日本,或者是美国佬,甚至是西方那些国家来支持了。
“资料可以让他们复制,但那些人员,有没有可能动员到我们华夏去?如果没有人,就算是我们公司拿到资料,想要真正的用于实践,那也是麻烦的事情。”刘东有些忧虑的说到。
虽然他大把撒钱,是能拿得到相应的资料,就像现在京城研究所里面,相关方面的资料,比起中科院来说,也相差不大。但是资料放在那里,不等于刘东就掌控了这些技术,因为那些资料,都是需要人来完成的。
而刘东挖到的人虽然多,但相对于那些庞大的资料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之前成立的特种钢铁联盟,那么多的国内钢铁企业参与,再加上相关部门的配合,到现在也不敢说把拉回去的那些资料给吃透。单单靠刘东的研究院来弄那些资料,还不知道要弄到猴年马月。
并且,就算是猴年马月以后,把资料给弄了出来,也不知道那时候资料能够起到的作用能有多大。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创新,尤其是在有了电脑以后,科技的爆发力,完全不是依靠手工完成所能比拟的。
所以,虽然刘东对资料特别感兴趣,但他对创造出这些资料的人,却更加感兴趣。资料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有人,资料早晚能自己弄出来,但是如果没有人,仅仅只有资料,那也只能是一时的占便宜,等到资料应用完以后,还是只有两眼抓瞎。
“那些人,想要动员到华夏去,还是相当的麻烦。虽然他们现在过得并不是很好,但是,你也知道,关系到科技的东西,就算是克格勃再不在乎,也会有一些人会被监控,一两个人无所谓,但要是多了,那就是个麻烦。之前老板你能弄到一千个人到华夏去,那都算是非常幸运的了。现在,就算有人想要复制你的成功,都没有可能。至少在这几年,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列夫捷特遗憾的说到。
“这样啊,那就算了。但是你一定要保持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只要他们有需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能帮助的还是要帮助。这个,就应该是这两年公司给你的主要任务。当然,如果你能做得更好,公司方面,也绝对不会亏待你。”刘东想了想之后,就对列夫捷特承诺到。
现在苏联的局势,已经不允许刘东过度的关注其他的东西,相对于一些实体上的东西,就比如之前环亚特钢从苏联拉回去的那些机械,刘东就只有更加的关注人了。实体的东西,动静太大,环亚要一直支持到叶利钦上位,那这几年就必须保持低调。不能做太多太影响别人注意力的事情。
也就只有人和资料,这些东西目标小,并且比较隐秘,就算是有人查,查起来也很麻烦。和动不动拿火车皮拉机器相比,主要针对人和资料的行动,绝对隐秘许多。
原本刘东在来苏联的时候,还想着是不是在苏联拉一些机器回去,正好要建设六家机械加工厂,如果从苏联进口一些机械,加上一些关系,应该会比较便宜。
但是没想到叶利钦的事情,把苏联弄得乱糟糟的。就算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