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2/5页)
她也见过这个妇人几次,只是皇帝确实是和李阁老在商议国事,周氏以各种理由潜进李府听了两人的谈话。
周氏的回复打消了皇后的猜忌,只是在皇帝宣布太子降生的时候她又想到了李阁老那个长相甜美的堂妹!
“原来他才是太子的生母!”。李凌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这个妇人,却没有再打搅她!
如果郑旺的女儿在这里的话她一定也会认出这个妇人,因为她当年为了生活曾经在李府做过两个月的奶娘,她所侍奉的就是这妇人所生的公子。
这才是皇帝投鼠忌器的真正原因,他害怕郑旺和自己的女儿还有联系,更害怕对方知道太子生母的事情。
在皇帝心里郑旺就是一个诬赖,他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若是对方将事情揭发出来,那就太麻烦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议亲
第二百三十八章议亲
状元康海在监牢里关了几日之后终于被释放了出来。
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朝堂上风起云涌,即便是皇帝也经历了大起大落。
康海同样是如此,他亲眼见证了郑旺和他女儿相认的过程。
这个传言中生了太子的妇人根本就没有进过皇宫,她早在十几年前就嫁给了一个狱卒。
世事就是这么奇怪,在看到郑家父女被李凌揭穿身份的时候康海的信念彻底崩溃了。
他原来以为自己的坚持是对的,皇帝的确不应该为了所谓的夫妻之情给抛弃太子的生母。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确是幼稚的可笑,仅仅听了别人的几句议论就敢当众顶撞皇帝。
若不是皇帝宽宏大量,而李凌又恰巧破了郑旺造谣的案子,只怕他还有在大牢里待上很久。
除了皇帝,他确实还应该感谢李凌,竟然对方揭发郑旺的本意并不是为了他。
只是他所不知道的,自己只所以能够听到那些人的谣言,完全是有人刻意为之。
殿试结束以后,礼部奏请,将新科学进士按照名次勒于石碑,开列姓名、籍贯。
将石碑置于国子监以激励后辈学子。
殿试取中的进士,由礼部咨送吏部,不再进行科考,即授之以官。
而吏部甄选官员的时候,也正是进士们春风得意的时候。
科举尘埃落定,京中的大户人家开始为自家的女儿择婿了!
榜下捉不婿兴盛于宋朝,当时的进士们不管贫富,无论美丑有可能被人捉婿。
而到了明代,这些权贵们在选择女婿的时候则更注重于进士们的意见,相对来说杜绝了盲婚哑嫁的可能,更加不会出现古稀进士娶妙龄妻子的现象。
一甲三名进士当中,状元康海已有妻室。
榜眼和探花却已有了婚约,京城的权贵们只好将目光转移到了二甲乃至三甲进士的身上。
康海三十余岁,早已娶妻多年,他的妻儿们正在老家翘首以盼。希望他考中以后光宗耀祖,一家人也好过上好日子。
虽然巧云答应醉花楼要留在那里一年,但是老/鸨最后还是做了让步,让他自己赎了身子跟随林三一起上京赶考。
原因无他,林三顺利的考中了举人,再加上李凌自从出海以后威名越来越强盛,醉会楼的幕后老板也不得不改变主意。
李凌住在李府,其他的人想要过来提亲根本就不可能。
更何况李凌不仅已经订亲,他和李阁老女儿的关系也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个时候没人自讨没趣前去说亲。
明朝官员俸禄很少,而且对贪管污吏的处罚极其严格,不少官员为了保持清廉,他们还是愿意和这些豪门贵女们结亲的。
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