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3/5页)

的干粮)、各类炒菜都端上桌来了。

彝族的菜品本来是很单一的,基本就是坨坨肉、羊肉汤,但现在受到汉族过年的影响,也学会了做一大桌子菜品,那样吃起来不会腻。

很多彝族的习惯大家都不懂,也不好主动行事,待两个中年主人走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起来行礼,表示打搅,那中年汉子一脸的激动,表示欢迎,而那女主人竟然是挺着个大肚子出来的,看样子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不过彝族女子和一些农村的媳妇可没有城里的那些人讲究的多,怀着孩子照样做事,所以大家也都没有觉得稀罕。

每人面前发了一个土碗,所谓土碗就是彝族人自家烧制的碗,还带着泥土的颜色,所以叫做土碗,大一些的叫斗碗,小一些的叫细碗,而大家面前放的都是斗碗,这明显是用来装酒的。

中年走到一个木桶旁边,把塞子取下,对着大家说道:“来装酒。”

大家陆续的拿着斗碗往木桶走去。

第五十九章 彝族年

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这是彝族的风格,所以发给每个人的碗都是斗碗,那些盆子里的肉都是拳头大的坨坨肉。

先每人接了一斗碗酒,端到桌上,主人家站起来用汉话开口说道:“今天,大家来到我家,是我的荣幸,请大家尽情的喝酒,尽情的吃肉。来,大家先喝一碗。”

主人家十分热情,大家也端着碗站了起来,轻轻的举起斗碗,碰了一下,大家都端着斗碗一饮而尽。

所谓泡水酒,其实就是在粮食中加了酒曲发酵,然后勾兑一些冷开水,经过一定的程序酿造而成,和米酒类似,不过用的粮食大多是粗粮。

米酒喝起开比较细腻,而泡水酒给大家的感觉就是十分粗狂,让人顿时产生一种豪气。泡水酒度数不大,如果要准确的评断,那么连啤酒都不如。但泡水酒喝起来和啤酒有那么点相似,只是没有往里边注入二氧化碳而已。

不过管他度数再小,只要喝得多了,自然还是要醉的。大家喝了一碗过后便开始用手抓起坨坨肉吃起来。

坨坨肉很大,像拳头一样,而吃法就是用手抓来吃。坨坨肉大多是猪肉,不知道是因为猪肉比较便宜还是只有猪肉这么做才好吃的原因,反正基本都是用猪肉做。不过这坨坨肉和城里所谓的新疆手抓羊肉完全不一样,首先工艺都不一样,味道也是天差地别。

猪肉细腻,羊肉腥燥,吃起来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各人手上都抓了一块坨坨肉,放到嘴边撕咬起来,吃的满嘴是油,但看起来似乎确实不腻,就连两个女生也吃得起劲。

彝家人不会劝你吃肉,但一定会敬酒,所以在大家吃了一会儿过后主人家就开始敬酒了。

只要是来了的人那个中年人都每人敬了一斗碗,就连那个指路的彝家小孩都端着斗碗来敬,可见彝族的海量。

中午是各家的正餐,但最热闹的还是要等到晚上,因为晚上的篝火晚会才是彝族年的重中之重。

不过正餐吃了一会儿,只见彝家各家只见便开始窜门,只是手里拿着一个斗碗,来到别人的家,装上一碗酒,然后和这家的主人一饮而尽。这是彝家的习惯,各家都要窜门,表示都是彝家人,一个祖先的后代。

不仅如此,第一天过了后,各家都要背着毛猪肉,买着一些礼品到处拜年,所以彝族过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别人家度过,自己家基本只有一两天的时间。

不过基本到一家去都是大家相互约好,去了这家去那家,反正就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这点到哪里都不会变。

彝族是分为家族性的,在陶潜记忆之中就知道一些比较出名的家族,之前介绍的黑骨头家族就不用说了,还有什么冉娜家族、石提家族,说都说不完,家族都十分团结,遇见什么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