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调研完小 (第2/2页)
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继续做好“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工作。
谢凌风最后说道:“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高速发展,国力的不断强大,需要的人才也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国家对教育产业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多。
我们武义镇也乘坐改革的春风,正在走上突飞猛进的高速发展道路之上。镇党委、镇政府将持续关注全镇中小学的发展和建设,也会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更会提高教师的工资标准,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为我们武义镇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完全小学出来,谢凌风感叹道:“完小的条件还是差了一些,有些设施也老旧了。明年,如果镇里的财政状况有了根本好转,镇里应该给完小拨一点资金才是。鹏飞,这件事情你记下来。”
“好的,镇长。”
“连完小的条件就这样,那些村小更是糟糕,一所学校只有两三个老师,体育锻炼设施更是等于无。现在不少村小招不齐学生,正好可以合并到完小,也可以集中师资力量和资金,大力发展完小的建设。”
去年,谢凌风在各村调研时,也会到一些小学看看,包括之前在县委办的时候,也跟随陈书记下乡调研的时候看过,但在整个大环境下,师资力量短缺不是一个县、一个镇存在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问题。
这几年相对有所改善。
谢凌风记得,当初他在五福村村小上学时,是每隔一年才会招收一个班级的,也就是说,当时的五福村小基本上只保存每年三个年级、三个班级。
那还是计划生育刚刚实行,没有那么严格,孩子还比较多,像谢凌风本人,差一点就被纳入“超生”的范围。即使那样,也不能满足每个村每年招收一个班级的人数,何况是现在。
因此,大部分小学裁撤,合并到各乡镇的完小,就是大势所趋。
“镇长所言极是,我也觉得完小比镇中学的条件差了不少。”魏鹏飞对领导的话表示赞同。他比谢凌风年纪还要大点,小时候也是在村小上的小学,看了完小,联系到当初的村小,也是感同身受。
“我们常说,再苦不能苦孩子,但实际上,我们的孩子还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农村的孩子。”
回望完小的方向,谢凌风感叹道,
“每年春节过后,大量的年轻父母不得不离开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挣钱,让孩子从小就与父母分开,成为了留守儿童,引发了不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为政者感到痛心和悲哀。”
“镇长,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我们武义镇经济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实现高速发展,到时候这种情况就会得到改进。今年不是有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不就选择了留在镇上的几个工地干活吗?”
魏鹏飞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