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2/5页)

王钰盯了他一眼,问道:“你就是新任的殿帅府太尉秦桧?”

“正是下官,不知王相有何见教?”秦桧迎着王钰犀利的目光,漫不经心的问道。

“见教不敢当,教教你作人,药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有谁听到我顶撞圣上了?你们听到了吗?”王钰声传四方,向赵桓身后百官问道。

众官一迎上王钰的目光,纷纷低下头去。此时,蔡京倒台,蔡党已经被肃清得差不多了。满朝文武之中,除了为数不多的保王党外,其他地,不是立场模糊,但是与王钰交好的大臣。尚同良,孟昭等人见王钰跟圣上起了冲突,暗叫不好,慌忙上前劝解道:“陛下,王相并非有意顶撞。只是这南府军中将领,都是忠心为国的贤臣。岂能因其形容凶恶,便另眼相看?”

赵桓没想到一贯言听计从的王钰,会在今天当着大臣的面护犊子,顶撞自己。看来他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就如当初太上皇所言,王钰绝对不会束手就范,对此,自己不应该抱有任何幻想。

一念至此,遂笑道:“哎,何必如此紧张,朕只是戏言而已,况且……”

“陛下!”不等他把话说完,王钰突然打断。百官皆惊,谁敢打断皇帝的话?难道王钰不怕掉脑袋么?

“君无戏言!将士们为国杀敌,流血牺牲,陛下恶言相向,不怕寒了将士们的心么?”王钰不顾礼制,坐于马上直视着赵桓。本来他不想这么早就跟赵桓摊牌,但看他今天这架势,摆明了跟自己过不去。先是说南府军的将领容貌凶恶,接着又说他们是梁山贼寇,担心他们反心不死。

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说这些人不适合领兵么?那你接下来是不是就想要撤换我南府军中的武将?把我的嫡系统统肃清?妈地,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动作也忒快了些。

王钰一句话,惊得校场之内,无人再敢多言。赵桓实在没有料到,王钰会来这一手。吞吞吐吐,支支唔唔,半天说不出一句整话来。

“王钰!你目无圣上,居心叵测!莫非是想造反么!”正当众人噤若寒蝉时,秦桧突然厉声喝道。这一句话,如平地一声雷,震得文武大臣面面相觑。看今天这局面,恐怕有大事要发生啊。虽然同僚们私下里曾经谈论过,蔡京一倒,下一个该遭殃的就最盛的王钰,但是没有想到,王钰竟然先发制人。I上,给圣上来了一个下马威。

“秦桧,本官再说一遍,药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造反这顶帽子太大,我可戴不下。”王钰狠狠盯了秦桧一眼,又转向赵桓道:“陛下,臣并非有意顶撞。只是近来,坊间传闻,说什么飞鸟尽,良弓藏,陛下知道,臣书读得不多,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赵桓跨在马上,脸色一阵白,一阵红,完全没有了方寸。见王钰突然提起这事,慌忙答道:“绝无此事!王相素有大功于国家,是我大宋柱国之臣,朕岂能不知?不知是谁居心叵测,传此谣言,朕若查出,定斩不饶!”说完,又训斥秦桧道:“你怎能不分尊卑,对王相无礼?还不快向右仆射赔不是?”

秦桧轻咳一声,面无表情的向王钰一揖,低声说道:“下官无意冒犯,请相爷恕罪。”

此次校场事件,拉开了王钰与赵桓争斗的序幕。就在校场事件的第二天早朝,就有言官在秦桧授意下,上奏弹劾王钰有不臣之心。但赵桓却训斥了进言的大臣,不予理会。又有大臣上奏说,王钰兼任宰相与京师卫戍区指挥使,与制度不合,建立另行选派合适人选,担任京师卫指挥使,让王钰专任右仆射,安心主持变法。

这一切行动。王钰都看在眼里。皇帝是在试探自己,同时向自己示威。其实双方都在试探对方,就看谁忍不住,先捅破这层窗户纸。

十二月二十,离年关只有十日,赵桓突然下了一道诏命,说是西夏进兵神速,已经攻克太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