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5页)
张浚军团,迅速溃败,走投无路之下,仍旧负隅顽抗,退往湘西。杨效祖岳飞,与韩臣忠会合之后,一致同意,挥师南下,直取广西,荡平南方的反对势力。
当柴桂回到老巢时,才发现所谓的“水师”已经不见了踪影,不由追悔莫及。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朝廷还有两支水师。只因历来,从无水师参战的先例,以至于自己疏忽大意。
没等柴桂回过神来,韩臣忠,杨效祖,岳飞的大部队就已经开进了广西。此时,柴桂只剩下两万余人,料想敌不过,遂放弃广西,逃入交趾国(今越南),侍机东山再起。韩世忠等人,一面整顿军队,准备攻打交趾国,追杀柴桂,一面向王钰报捷。
第三桶 第一百六十一碗 万民可汗更新时间:2007…12…28 17:44:34 本章字数:5709
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啧啧,这是好东西,个。“几个月以来,王钰第一次笑得这么开怀,拿着韩臣忠传来的后捷报,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也难怪他如此高兴,这次的军事危机,是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金国二十万大军猛攻幽云,赵构柴桂三十多万兵马在南方作乱,而且恰巧今年国家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好像所有倒霉的事情都赶在今年发生了。
南方平叛,本来认为以南府军的战力,关杨黄岳的勇悍,以及最先进的装备,这仗无论如何应该没有悬念才对。哪知道,先是黄信徒有虚名,身为主将,率先逃跑,后来又是杨志贪功后撤,把整个南方搅得七零八落,东到浙江,西到广西,这一整片地方,都陷入战乱之中。
好在,现在总算是及时把这场叛乱给扑灭了,不至于伤筋动骨。张浚逃到了湘西,钻进大山里,看来是准备打游击了,他该不会也懂持久战理论吧?柴桂倒是放得下,连地盘也不要了,直接窜到了交趾去。从此以后,南方再无战事,整个大宋,都纳入到自己统治之下。
“官人,你别高兴得太早,南方是没事了,可关键的东北,战事可仍旧在继续。而且据尚相回报,萧充的策略似乎很有问题。”耶律南仙适时给王钰泼了一盆凉水。
又看了一眼捷报,王钰淡然笑道:“无妨,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萧充这个人,没有选错,他不墨守成规,以战局的安然为最高利益,这一点本王很赞赏。要不是他这个事有些失民心。本王真想封赏他。”
听到提到封赏,耶律南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昨天吴用和一班大臣来找过自己,希望透过自己对王钰通通气,他们准备上奏两宫皇太后,赐王钰“九锡”,以表彰他的丰功伟绩。“锡”通“赐”,所谓的九锡,也就是皇帝赐给大臣的最高荣誉,受了九锡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封赏能够与之比肩了,甚至封王也不能跟它相提并论。
九锡是指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弓矢,这九样东西,历史上曹操,王莽,司马昭。以及后来的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皇帝,都受过九锡。于是乎,九锡似乎成了篡逆地同意词。
在听完耶律南仙的解释后,王钰果断的摇了摇头:“不行,我的荣誉已经够高了,权柄也够大了,不需要这些虚礼壮什么声势。现在是一致对外的时期,务求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就算不能做绝对,也要相对。吴用他们上奏,天子年幼,两宫皇太后必然不敢推脱,如果我在这个时候受了九锡,势力影响到国内。最大的外患还没有消除,等等吧,等到大宋军直捣黄龙府的那一天,莫说是九锡,十锡我也敢受。”
说完之后。侧过头笑意吟吟的看了耶律南仙一眼,说道:“再说。我也一直想帮你报这灭国之仇。”
“少来,你自己野心勃勃,偏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嘴上虽然这么说,可耶律南仙心里,还是十分受用。
“真没情调,没听过冲冠一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