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3/5页)

害了一部人的利益,而这一部人恰好都是能说得上话的人。如今你主持变法,时机已经成熟了,全国上下,都深深的感觉到了危险,再不变通,就只能等死。从这一层面说,小王相爷比老王相爷幸运。关键就是这第二点上,你一定要注意,有些人动得,有些人万万动不得。老夫虽然不知道你接下来会推出什么样的法令,但也能猜到几分,所以不得不提醒宝相,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你就当我多嘴吧。”

王钰知道,童贯这不是多嘴,而是事实。人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可经常忘记另外一层,得权贵者,得天下。用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所流行的话来说,权贵叫既得利益者。国家问题这么多,跟他们有很大的关系,可如果要动他们,阻力之大,可以想见。如果自己兼顾各方的利益,那誓必造成变法的不彻底,或者流于表面。没有第三路可走啊。

童贯举目向王钰看去,只见他眉头紧锁,面有难色,知道自己说中了他的心事,得意的笑了笑,又问道:“宝相,我猜,你下一步要拿土地作文章吧?”

心里一惊,童贯不愧是老油条,什么事情他都看得很透。就连自己下一步动作,他也猜到了。

“不错,中书省这两天正在议这事,下一步,打算抑制土地的兼并,使耕者有其田。按土地的多少决定纳税的多少。田多的大土豪自然要纳得多一些。农民只要有田种,就有饭吃,有了饭吃,谁还会提着脑袋造反?这样,大宋的江山才能坐得安稳。”王钰说道。

却不料,童贯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宝相,我劝你不要拿土地作文章。”

第三桶 第一百一十一碗 变法图强更新时间:2007…12…28 12:11:48 本章字数:5514

头一皱,略微不满的问道:“哦,本官愿闻其详。

“你知道大宋治下的土地多半都在哪些人手上么?不外乎朝廷官员,各地士绅,地方豪强。这些人,或多或少都跟当权者有关系。打个比方,我手里有上千亩田,你要推行新法,加重我的赋税,我当然会支持你,可其他大臣呢?他们会没有意见么?你变法要靠谁去办,还不得靠各级官员?若是把他们得罪了,还有谁会替你办事?”

童贯一席话,才让王钰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看起来,针对土地的新法,暂时不能推出。新军法之所以推广顺利,是因为没有伤害到权贵的利益,是向他们放权,他们当然欢迎。可要是土地税法一出来,恐怕这些人就坐不住了。童贯今天来,或许有私心,因为他手里的土地就不少,可他的话的确有道理。有些人能动,有些人,不能动啊。

果然,不久王钰就按下了已经拟好的土地增税法,对土地的改革,暂时闲置。而改以推行新的财政法。这个说起来有些意思,新军法,新土地法,多半都是《上皇帝万言书》中提到的,跟王钰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可新的财政法,却是王钰自己想出来的。

新财政法规定,控制金银在市面上的流通。大面积推广交钞。交钞,最先出现于巴蜀各地,到了现在,因其携带方面,已经渐渐形成规模。有鉴于此,王钰上奏赵桓,将交钞的发行权,收归国有,在户部之下,设理经院,总管交钞事宜。在各地,设分院,全国统一使用中央朝廷印制的交钞,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到各理经分院兑换白银以及铜钱。

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强纸制货币的信誉度,毕竟是国家出面。而且可以使朝廷控制金银,不至于出现金银大量外流的现象。王钰这个想法,完全来自于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理经院也就是中央银行。

新法一经推出,赢得叫好声一片,赵桓也是龙颜大悦。经常在大臣们面前说道:“王小宝,国之栋梁,国之至宝也!”

可却有一个人,对新法恨之入骨。

“小人见过孝文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