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 (第4/5页)
去打方腊。得胜之后,那梁山兵马中有一个不怕死的家伙,叫阮小七,竟然胆大包天,在方腊的皇宫里,坐龙椅,穿龙袍,打马狂奔。事后被人告发,差点掉了脑袋。
见众将不言语,董平轻哼一声,一屁股坐了下去。他刚坐下,外面奔入一员小将,大声说道:“报,都护,城北二十里外,发现金军骑兵踪迹!”
“嗯?有多少兵马?”董平马上来了精神。
“牧哨探得敌军约有数千之众,敌军似乎正在集结。”那小将回答道。
上京沦陷,金军必然夺回,此时在城北集结兵马,必是来攻城。董平起身拔刀:“传我号令,全军集结,出北门击破金军!”
众将轰然应诺,纷纷奔出皇宫,集结所部兵马,就要出城迎敌。那上京城里,瞬间炸开了锅,宋军士兵携带着大包小包的财物,绑在马背上,纷纷向北而去。
薰平站在皇宫门口,见满城士兵争先恐后,不无得意的笑道:“旗开得胜,全军士气高涨!只要咱们保持这高昂的斗志,他韩毅能封郡王,我董平也可以!”
“都护,士兵们携带财物,作战不便,请令其丢弃。”旁边部将建议道。
“不必了!弟兄流血流汗,带点财物算什么?那城外不过数千兵马,我一鼓便可击溃他们!牵马来!”董平大手一挥,提起他赖以成名的两杆花枪,就要亲自上阵。
就在此时,一骑飞奔而来,众人侧目,那是红翎信使,专门传达朝廷军令。
“王上手谕,董平接令!”信使在马背上高声叫道。他代表朝廷而来,自是不用向董平行礼。可董平听后,却不下马,指使部下取过军令,打开看了起来。
刚看第一眼,他就变了脸色,越到后来神色越见阴沉,最后将王钰手谕一合,哼道:“王上不公!”
部将见状,纷纷询问。董平不满的说道:“王上令我马上出发,赶到龙化仪坤一线,接替林大人围城。还严令我不得再孤军深入,不得往北推进。什么道理!”
众将见他发怒,面面相觑,最后一将大着胆子说道:“都护,既是王上手谕,我等自当遵从才是,是否马上南下?”
那董平此时却多了一个心眼,朝廷军功制度,斩首敌军是一个重要指标。此时几千金军就在城北二十里外,若就此放弃,岂不可惜?王上这道军令,摆明了就是要让南府军立功,不相信我西北军的战力。
若不再打一个胜仗,我董平战后如何立足?几千兵马,也要不了多少时间,且待歼灭了他,再南下围城,也不算违抗军令。一念至此,遂收了王钰手谕,下令全军出城迎敌。
第三桶 第两百三十九碗 诱敌深入 董平起疑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4 12:08:08 本章字数:4669
“准备冲锋。”董平挥了挥手中的双枪,面对正前方兵,轻蔑的哼道。部队迅速组成阵形,骑兵们志气高昂,一片枪林齐齐倒下,将枪头对准了正面之敌。
“陆轼,带你的部队进攻左翼,高祥,你的部队跟随本官中路突破,其他的人,迂回后方,前后夹击,不给女真蛮子以任何喘息的机会。”
正当董平不急不徐的部署时,金兵却开始冲锋了。区区几千人马,就敢面对六万大军发起冲锋,女真人看来是疯了,要拼个鱼死网破。眼看着疾速奔来的敌军,董平摇了摇头,将手中双枪一舞,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他的卫队紧紧跟随,各军一见,哪有不奋勇向前的道理?
可怜的女真军队,像是怒海中一叶孤舟,立即被狂潮一般的宋军给冲垮,两军相接,战不三合,金军便丢下一地的尸首,仓皇撤退。董平岂会给他们逃跑的机会,当即下令,全力追击。
两支兵力悬殊的军队在草原上追逐着,宋军将士人人争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