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第1/3页)
至于大明,朱元璋建国后,因为寺院里出家的和尚太多,所以专门成立了戒律司,专门负责戒律。
每州郡县的僧尼数量都是有限的,不能超过,每个僧尼都要有一份度牒,以供朝廷审核。凡是发现没有经过批准而擅自剃度的和尚,都会被抓起来发配军队,永远不得赦免。
一般而言,度牒是三年一次。
一次发给3000块钱。
在发榜的前一天,所有的寺院和尼姑,都要得到官方的认可,拿着官方的公文,去京考核,只有通过了,才会被发给你们的通行证。
考核的题目很容易,但数量却很少。
因为但凡拿到了身份证明的和尚,都会得到优待,还能免去劳作,这是何等的诱惑?
特别是那些没有固定住所的难民。
哪怕是普通家庭,也希望能拿到一份通行证,不用担心被人欺负,不用担心被人欺负,不用担心被人欺负。
但也仅此而已。
虽然历代皇帝对佛门和道家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度牒从来没有变化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把它当成“护身符”的原因。
可以说是有价无市。
谁都知道,这个世界上,不管是什么东西,一旦被人争夺,就是有价无市,一般情况下,都是虚高的。
这也是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
大明立国的时候,一份通行证要两两银子,到了嘉靖的时候,已经涨到了十两银子,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于是,一些不光彩的事情就发生了。
很多人都会用钱收买当地的官吏,于是,官吏们就利用这个机会,谋取私利。
这一年,也到了发榜的时候了。
“每年的通缉令都有空缺吗?”陈羡之侧头看向冯保问。
“没错。”听到罗德的回答,罗德
“每一次分配,都会有额外的人数吗?”
“那要看当时的形势了,真到了紧要关头,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人数。不过不管增加到什么程度,好像都不够啊。”
“那张老板怎么看?”
“他?”冯保迟疑了片刻,老老实实回答:“他知道有些大臣插手此事,对此事心知肚明,又嫌奏折太多,又嫌奏折太多,故而向皇上申请,将奏折上的奏折只有两千奏折。”
陈羡之呵呵一声:“这样的话,就没必要再追加了。再多也没用。”
“只是这次来京中的和尚数量有些多了,足足有六千多,如果不加点,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和尚都要去,依照以往的规矩,至少要有半数和尚拿到通行证。”
“也就是说,还要再加1000?”
“是的。张老板离开的时候,让吕调阳来处理,看来他也觉得多出1000块钱没什么问题。”
陈羡之沉吟片刻,忽然问道,“若是张老爷子在场,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应对?会不会同意?”
冯保沉吟片刻,道:“难说。”
“我看未必。”陈羡之斩钉截铁地说道:“张先生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应该知道官职与官职的不匹配,他执意要拿出2000个官职,我们就按他说的办。”
冯保面色微变,继续说道:“现在不仅仅是各州多了很多,而且也有不少和尚和尼姑带着各州官员的书信,去了刑部请求帮助,这些和尚和尼姑带着书信,抄了一条近路,至少有上千人。”
陈羡之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以冯保的性格,来京城的和尚,不管有多少,有多少,跟他无关,他都不会搭理。
真正让他头疼的当然不只是这六千和尚尼姑,还有这上千个带着纸条上门的和尚尼姑。他手里有纸条,手里有信笺,就是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