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2/5页)
一腔热血,便又化作废水泼了阴沟,不免更是伤怀。整日里闭门不出,除了逗弄小乌染,便是依着乌雅羽送来的功法口诀,与乌雅逍一起试着推想那兵刃的模样。
乌雅羽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忙,那便是东学太傅的责任。
东学讲人伦,皇子们几个亲如手足,虽然如之前狄徆和狄衡就前贤妃一事那样偶有摩擦,但很快就释怀,相处十分融洽,不用她费心。
此外就是和纹平帝。虽然帝王总是难得有闲暇陪伴他们,可孩子们最敏感,父亲真心爱惜他们,他们自然是明白的。尤其乌雅羽让两个皇子扫宣政殿,得知了帝王每日里勤政的辛苦,孩子们私下谈及,更是再无怨言。
前几日狄螭来时,连最粗心大意的狄徆都知道要亲自奉上一杯不伤脾胃的特制茶水,让那做父亲的感动的无语半晌,只是敛了湿润双目低头啜饮,暗自欣慰孩子们越发懂事,自然是也不由感激那细心教育他们成长的知心人。
兄弟父子的关系都好说,这母子的问题可不好解决。男孩子们也就罢了,再长大些对母亲的依赖之情便会淡了。可女孩子们不同,小时若是没有母亲关爱,将来自己养育了子女,多会沿用了儿时所学的冷漠。便是母子天性,也多半不知要如何去疼爱孩子。不是宠坏了孩子,便是十分疏离。
作为从小就没了母亲的人,乌雅羽更是对此深有体会,为此思虑反复而不得法。
狄徻还好,天性本就温和,再加上她出生时,纹平帝还未登基,便由已故的贵妃抚养。贵妃为人端谨平淡,是大学士之女,抚养子女无功也无过。所以狄徻温婉可人,诗书女红都颇为出色。虽只有九岁,却已在皇家有了贤淑的美名。
可狄徆就不同了。天性便如竹妃般偏激,又是出生便被带离了母亲身边。和狄衡同岁,可心智上却差了不知多少,顽皮任性的不得了。狄衡因为前贤妃的事情生病,她初时当是自己过错,不知哭了多少回,后来狄衡向她解释经过,却又支支吾吾有所隐瞒,狄徆更是听的似懂非懂,最后竟得出结论,“母妃都是大大的坏人,能有多远便要躲多远”。弄得狄衡惊诧莫名,乌雅羽哭笑不得,连狄螭那寡言却雄辩的帝王,都无言以对了。
这事不能这么下去。不仅对狄徆的成长不好,若是让竹妃知道了,那后宫可是要起风波!乌雅羽愁苦很久了,那日听帝王为竹妃抚琴,问明了缘由,便计上心来。
这一日托了贵和将一物和太傅日志一并呈给狄螭,问前日纹平帝曾答应了她一件“徇私不枉法”的事,可还记得。
这些日子两人都忙,便很少见面了。乌雅羽在“思过”,雨露均沾自然仍是没有她的份。两人便只在她接送狄衡的时候,及狄螭探望皇子们的时候见了几面,连交谈的机会也无。
乌雅羽只向贵和打听纹平帝身体起居,贵和知帝王心意,虽没得了许可,却知无不言。而狄螭心里曲折甚多,绝少向贵和问起乌雅羽。贵和虽时常旁敲侧击,却也不敢提及太多,怕反让帝王伤怀。纹平帝对她的思念,大多便寄托在那太傅日志上。
太傅日志乃是各学太傅每日里禀告教授皇子们学问经过的折子。其他人的都是老八股,只有乌雅羽的好似讲故事。将皇子们一日里发生的趣事绘声绘色的写了,不但教了孩子们东学,竟是连着从小就少关爱的纹平帝一并教化。
效果不可谓不显著。帝王直至此时,才真正体会到了所谓天伦之乐。养孩子不只是养活、养壮、养好这些责任义务。看着他们成长的点滴,做父亲的心中喜乐无限难以言表,才是其中真味。狄螭总是拿了她折子看了又看,看的是孩子们的悲伤喜乐,也是她一笔一划的柔情缱绻。
这日狄螭看了乌雅羽送来那物心中波涛起伏。一则惊异她想法作为,二则睹物思人,情难自持。回想那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