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4/4页)

店,然后慢慢发展,模式就像中粮集团那样,所有的东西都是以农产品为基础,天然可再生的健康食品。村子里的能人多的是,很多人家都自己酿醋,做酱油,磨豆腐,制作凉皮什么的,多出来的就和别家换换,所以单单是从村子里收就可以让小店很庞大了。

程慧兰想了下,突然抬头看着程苏说道“你这脑袋是咋长的,这都能想出来,上学果然没啥用,你这才上一年级都知道了”

因为在乎所以就小心了些,程苏一和程慧兰的眼神对视就被吓了一跳,要是程慧兰像苏启林一样说自己是妖怪,她绝对不可能淡定的,不过听到程慧兰的话后程苏汗了下忙说道“这,都是苏,苏大哥说的,他来家的时候说的,俺就记住了点,就想咱家咋不也弄个啊”

此事就暂时告一段落了,程慧兰把大家都赢了,得偿所愿的不上学了。程慧兰将程苏说的和程伯正商量了下,因为程伯正也经常看报纸,知道一些动向,不过是没往那方面想,如今一提,也觉得可行。现在村子里人的粮食都有了节育,想出售换取别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这个计划打断了程伯正想买磨面机的想法,因为运货来回跑不可能再用牛车了,程伯正以前在生产队也开过拖拉机,程家就先用存的钱买了台带了犁的拖拉机,既可以运货,又可以犁地。

那时也没有所谓的营业执照,租个临街的房子打出牌子就可以开店了。程苏早就想好了个店名,在大家讨论时一说出来就得到了一致赞同。没多少天,镇子上就多出来一家粮油店,名为“方正粮油”…

程家除了收东西到店里,还会在收货时,顺便载些东西卖出去,很多时候都是以物易物。很多人图方便都喜欢在流动的车上商店买东西,直到两千年后还都有。开始的时候都是用小麦做度量单位的,大家出去买东西都要问要几斤小麦换一斤,然后在家里称好粮食背出去换自己想要的东西。

农闲的时候,全家齐上阵,柳瑞芳和程心兰没事儿的时候也会做出一些东西放到店里卖,程苏这才发现,原来家里人也个个是能人啊,她们不单单会晒豆瓣酱,腌酸菜,只要有适当的工具,简直是什么都能从她们手中做出来,豆腐,豆腐皮,粉条,凉皮,面皮,酱油,醋…

老鬼酿的酒不久也加入到了程家的店里,色泽近似琥珀色,酒味很淡,果香浓郁,大人小孩都很喜欢喝。

农忙的时候店里留一个人,要搬重东西要么买主自己搬,要么等程伯正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要跳时间了…

60落水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小孩都有让大人气的吐血的时期,程苏觉得程佑安,程小八的这个时期已经来了。

大夏天的日头毒的很,像是恨不得将一切晒干一样,树上的叶子都蔫蔫的耷拉着,知了拼命的叫着热啊,热啊。土路上的细面子土上清晰的印着一溜串脚丫子,三个十来岁的小孩站在一棵梧桐树下对峙着。

稍大一点的是两个小男孩,其中一个小孩只穿了一条三分的灰布短裤,鞋子和上衣都没有,留着近乎光头的短头发,手抱在胸前,皱着眉头,嘴巴和眼珠都向着对面女孩子的方向倾斜着,表露出明显的不满意,另一个是个光屁股,一手捂着关键部位,一手指着对面的女孩子。

对面的女孩子扎着两个小辫儿戴着一顶小草帽,穿着无袖小花布褂子,五分裤,一双用蓝布做成的凉鞋,手腕和脚腕上带有缀着鸡心小香包的五色绳,小脚趾头和手指似乎都用指甲草染过,泛着淡淡的红色。这个小女孩正是程苏,对面穿着短裤的就是小八了,另外一个光屁股的是狗蛋儿。程苏此时有些郁闷,这小孩怎么就变这么别扭了啊?难道上了学,有了一堆小朋友的结果就是跟着变“坏”?!

未上学前,某小孩是个白面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