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4/4页)
肃开始,经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到达河北和京津地区,去年的一场沙尘暴,更波及东南沿海的江苏和上海,几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有统计说,以北京为例,整个50年代只经历过5次沙尘暴的袭击,90年代达到了25次,而去年以来,北京受沙尘暴袭击已达10次,更让人忧心如焚的是,北方一些地区土地沙化不断扩大,沙漠已入侵至燕山腹地,最近处距北京怀柔县界仅18公里,沙漠边沿离天安门广场只有70公里了!这风,这沙,到底是怎么啦?为什么没完没了地和我们过不去!?从夏威夷回来的人,在对那里的风光赞不绝口的同时,通常还会对那里清洁的环境发出由衷的赞叹:白色的衬衣就是穿上一个星期,领口也不会显脏。听来真让人羡慕。在北京,可是出趟门回来,脸上就蒙上一层土的,衬衣别说穿一周,一天下来,领口就已黑得不成样子了。沙尘暴的沙土从西北吹来。我曾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中穿行,在内蒙古恩格贝沙漠中摸爬滚打。没有了水和植被,沙土在风的作用下,其威力之大完全超出常人的想象——在沙漠面前,人看起来有时候真像是一弱小的蚂蚁!想到沙尘暴,再望着沙漠里那绵延起伏的沙丘,恍如置身一片坟,让人不由得心生一种恐怖。专家们说,沙尘暴除与冷气团过境有关外,人为的强度经济活动,如对沙漠边沿荒地的盲目开垦等是引发的主要原因。西部要大开发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停止向沙漠要粮食、要燃料、破坏沙漠生态环境的行为,封育植被覆盖率较高的草原,严格控制边沿的土地开发,尽快治理绿洲内的零星沙地——这些早已耳熟的呼声,如今一浪高过一浪。这些道理,人们早就懂得。这么多年来,人们明白的道理太多了,真正需要的,是把它们外化并体现到自觉的行动中去。我们过去做得并不好,沙尘暴给了我们无情的回答。遥望北方,忍看沙尘暴的肆虐,心有戚戚。我想起了楼兰古城,想到了尼雅废墟。我们会给后人和未来一个什么样的交代呢?我禁不住要为北京祈祷,为北方祈祷。71 拆迁后遗留的老树 2006年2月26日摄方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京城感怀(2)
京城感怀之二旧城古树 百年遗情
走进北京旧城新建的漂亮小区,已很难找到一棵老树的身影了。曾几何时,这里还是一片胡同和四合院的时候,不说绿树成荫、荫翳蔽日,怎么着也得有几棵像样的老树的。北京旧城区院落里常见的树种有槐树、杨树、枣树、柿子树、核桃树,多是那种多少年才长那么一点点的。像这座古老的城市一样,它们栉风沐雨,岁月的年轮被深深镌刻,动辄几十年上百年,甚或更为久远。老树的消失,缘于北京旧城的改造,而旧城改造,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只是一边没完没了的争论,一边没有止境的拆迁,其速度呈不可阻挡我家门前被拆后残存的四合院一角 2006年2月19日摄之势。破旧城 断文脉北京旧城里,实际有很多后来私搭乱建的小平房,点缀在更多年头久远的四合院之中。这些新建的小平房大都简陋,不少还是危房,拆了也罢;四方 合院作为北京古都风貌的一个显著标志,拆迁时引来争议,也在情理之中。从内心来说,我也是主张保存北京四合院的,而且希望尽可能多地成片保护。这是一个城市历史浸润下形成的独特格局和魅力,拆掉换成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城市的特色消失了,文脉也就断了。可是,如今的北京四合院,早已不比从前。最初的四合院,是为一个大家庭或大家族设计建造的,几进院子和两边的厢房,都有严格的布局和分工,院里人家血脉单一,管理一致。大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