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第1/2页)

見丈夫也支持自己,宋氏點點頭:「你看你爹都這麼說,也是奇了,剛出生的時候可不小,足足有七斤多,後來卻怎麼養都養不胖。」

「娘,要按您這麼說,這麼些年我跟著表哥他們一塊兒習武,都不用跑,滾不就得了。」蘇錦繡不肯再吃,「如今您才是最應該吃好的一個,宋家送來這麼多海貨,您多吃一點,等您生下弟弟妹妹,我去給您釣鯽魚燉湯。」

宋氏失笑:「還用你去釣,你啊開春以後老實呆在家裡,好好把這繡活補補,我已經把人請好了,出了元宵就過來,這回說什麼都得學好。」

什麼頭疼來什麼,蘇錦繡埋頭喝湯,佯裝聽不見。

宋氏哪肯就這麼算了:「躲也沒用,今天開始,每日一個時辰,好好練。」

吃完飯後蘇錦繡回如沁軒,對李媽拿上來的繡樣如臨大敵,坐在塌上半天都沒動,一旁的清竹看不下去了:「小姐,您要不先繡個荷包吧。」

在清竹她們看來,小姐以前也有學的,只不過這陣子有些忙,疏忽一些也不至於太差,但對蘇錦繡而言,過去她在關北門那五年,別說是繡樣,就是針都沒拿過,如今再回來,可不是一陣子的差別。

堅持了一會兒後,蘇錦繡捏起針,深吸了一口氣,朝著描好的花紋中落針。

半個時辰後,清竹和冬罄守在她身旁,猶豫著建議:「小姐,要不您還是先繡帕子吧,之前不是丟了一塊,正好再繡一塊,當先練手。」

蘇錦繡有些挫敗:「好吧。」

接下來在家的幾日,對蘇錦繡而言感覺像是一個世紀那麼漫長。

眼看著小年將至,老夫人還癱著根本不能理事,宋氏懷著身孕,蘇承南擔心她身子重,不讓她跑進跑出的忙,這事兒就落到了蘇錦繡的頭上,倒是給了她喘氣的機會。

按著宋氏吩咐的,蘇錦繡將送往各府的年禮準備好,又收了不少,把禮帖收下後送去給宋氏,來回奔著,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小年到了。

家家戶戶忙著祭灶拜祖先,蘇府內往年這些都是蘇老夫人操辦的,今年也都落到了蘇錦繡的肩上,由林媽媽她們幫忙倒也不覺得吃力,小年過後,上都城內的新年氣氛越發濃郁。

這時城中諸多官員間流傳開了一個消息,皇上染上了風寒,病的越發厲害,如今只能臥床休息,已經好幾日沒有上早朝了。

這件事傳開的很快,正臨著年關,皇上臥病的消息在這新年的氣氛上添了一抹陰影,尤其是那些大戶人家,這會兒都望著呢,就連年三十的宮宴,都比往年來的低調了許多。

宋氏懷有身孕,今年的宮宴蘇錦繡一個人來參加的,入宮見到李舜英後她才知道今年的宮宴還有外族使臣來訪,可正值大魏過新年,不早不晚的聽著有些奇怪。

「我也是聽姐姐說的,就在前頭,半個月前就到了,還帶了許多貢品。」李舜英對宴會上的歌舞不太感興趣,和蘇錦繡一起坐在後面輕聲聊著天。

「往年不都是入秋時來的。」蘇錦繡印象中,大魏朝周邊那些外族,都是在入秋豐收時前來朝貢,要知道從邊境到上都城裡,舟車勞頓,東西多的話起碼要趕兩個月的路,挑著入冬時才到,莫不是又另外的事。

「都有些什麼人?」

李舜英想了想,姐姐說的她也記不太全,大約就記得幾個:「有個措族,還有南燕,哦對了,有個叫越駱國的,進貢的東西最多,連姐姐那兒都有,都是上等的東西。」

「越駱國。」蘇錦繡默念著,晏黎不就是越駱國的二王子,早在去年他就已經出現在上都城裡,「越駱國來的使者是誰?」

李舜英搖搖頭,這她就不知道了,她只知道有外族使者前來朝貢,來的是誰卻不清楚。

「你姐姐呢?」蘇錦繡朝妃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