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 (第3/5页)
主动攻击中国。
可惜的是,日本当局再次拒绝了递来的橄榄枝。
战后,很多日本历史学家就认为,如果当时与中国签署了友好互助条约,而法国又如此迅速的战败,红俄也迅速战败,那么日本当局就不会发动战争,至少不会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发动战争,中日和平至少能够维持数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也就不会在一九四零年爆发,甚至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缩小为一场欧亚战争,美国与日本都不大可能参战。
不管这种认识是否正确,至少日本当局错过了两次避免战争的宝贵机会。
当然,日本与和平失之交臂,也是注定的事情。
别忘了,在中日朝鲜半岛战争之后,军国主义集团掌握了日本的军政大权,军人内阁左右了日本的基本政策。如果与中国实现和平,那么日本的军人政府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其权力也就得不到保证。更重要的是,到大战爆发前,日本的军国主义集团已经与国内的工商业利益集团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日本工业已经完成军事化转型,主要利益集团都成为了军国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如果没有扩充军备、如果没有对外争战,日本经济肯定会崩溃。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住进首相府的官员、乃至任何有资格成为国会议员的政治家,都是战争的积极推动者。
在战败之前,甚至连日本平民都认为,中国与日本不需要和平。
当然,这也与一九三三年的中日朝鲜半岛战争有关。
在此之后,日本从上到下,乃至连青少年都把中国当成死敌,甚至在日本的中小学教科书中都把中国形容成日本的死对头,似乎只要中国强大了,日本就没有生存空间,日本人连肚皮都填不饱。
这种植根于国民灵魂深处的仇恨,正是推动日本向中国开战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这也是日本军国主义集团生根发芽的土壤。
在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之后,日本从上到下,没有任何人认识到,战争带给日本的绝对不是繁荣与富强,而是毁灭。
当然,这种认识,也与日本崛起时的两场对外战争有关,即日清战争与日俄战争。
正是这两场战争,帮助日本在短短二十年内,完成了西方列强需要用两百年才能完成的原始积累,为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结果就是,几乎所有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军人,都认为只有通过战争对外掠夺与侵占,日本才能发展壮大,也才能够繁荣与富强,成为掷地有声的世界大国。
错误的认识,加上极端的方式方法,日本不可避免的要在倾国豪赌中输掉在赌桌上赢来的一切。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一百零五章 不抱希望
全文字无广告第一百零五章不抱希望
收到登陆舰队发回来的战报,冯承乾也松了口气。(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虽然在把舰队交给鲁志刚与李向龙的时候,冯承乾说了很多鼓舞的话,对他们表示绝对信任,但是冯承乾心里非常清楚,鲁志刚的才华相当有限,李向龙又没有指挥舰队作战的经验,也就不免为两人捏了一把汗。
更重要的是,西太平洋舰队是中国海军的所有家当。
可以说,如果这场海战打输了,中国海军将丧失迅速击败日本海军的希望,甚至会因此失去打赢这场战争的希望。
冯承乾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场胜利,而是一场完胜。
因为西太平洋舰队还没有发回战报,所以冯承乾也未免有点担心。
在冯承乾看来,随着日本海军覆灭,除非美国当局打算放弃主宰战后世界的机会,不然就会加快参战的步伐。
说得简单一些,此次大战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