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2/5页)
直郡王和太子真是不好说。他们不来也不叫儿子替他们到场,连有事或生病一类的传闻也没听说。一直到过年前,李薇都在担心他们是不是一齐看四爷不顺眼了?
就算四爷是以后的雍正帝,现在他的能量真不如直郡王或太子,更别提两人加一起了。
雪把京城给盖住的那天,李苍回来了。庄子上的消息是早就送来了,粮食明年年中,雪融冰消后走运河进京。李苍这差事办得很圆满,四爷得知后特意叫他来府里褒奖一番,还留他用了顿饭。
李薇得四爷授意,给李家赏下不少年货。蒙古送来的皮子和药材是大头,余下的鸡鸭牛羊都是小头了,足足拉了两大车。
李文璧今年在金华就满三年了,四爷生日前就写了信递上来。他摸不清是继续外任还是进京,这要看四爷的安排。
四爷接了信后,找戴铎与傅敏商量过几次,一至认为京里这两年只怕风波不小,李文璧最好还是留在外头当官。地方上他们也要有人才行,李文璧是四爷府里送出去的做官做得最好,升官最顺当的一个。
傅敏道:“李大人瞧着或许不够沉稳,但却是个会做官的。”有多少聪明人都不会做官,李文璧为人如何不好说,或许人家扮猪吃老虎呢?傅敏见过一次,事后也不得不承认跟李文璧一同处事并不为难,反而觉得他待人诚恳,是个可交的人。
比起戴铎,他就更愿意与李文璧共事。
剩下的读书不开窍,办差也需要师爷从旁提点都是小节了。
就连四爷也没想到李文璧能走到如今,想起他们父女二人真是如出一辙。
天公疼憨人啊。
他跟李薇说起,她才知道阿玛又要升官了。而且还是回不了家。
“再往上升,阿玛能做什么官?”她好奇的问。
“五品知府,你父还是当得的。”四爷只是犹豫,有两个职缺,一个是太原府,一个是宣化府。他更倾向于宣化府,只是怕递上去皇上不批,那就耽误李文璧了。叫皇上打回来,他再想升正五品就难了。
可宣化府在直隶下辖,算是京城的咽喉之地。
他实在舍不得叫这位子上坐上别的人。
转眼就是新年,又要进宫磕头长跪了。幸好往年也做惯了,李薇全副武装。今年进宫的人数少多了,弘昀、弘时都没进去,连二格格和三格格都留下了。
李薇就觉得到了永和宫,娘娘肯定要问起来。她虽然对几位儿媳妇都是寥寥,可对孙子一辈就亲热多了。
……到现在她都觉得四爷可能是故意的。
永和宫里,德妃扫过下面磕头要红包的小辈们,果然问道:“老四家的,你们府里的二姑娘、三姑娘,还有那两个小子呢?”
福晋起身离座,恭敬道:“不敢欺瞒母妃,弘昀和弘时十一月九日的时候种了痘,十二月十五日才回来,现在还在家里歇着呢。他们阿玛怕他们出来再着凉了,就没叫他们进来。”
四爷生日时,他突然说要给两个男孩种痘,就把两人给带走隔离了。李薇虽然吃惊,但心知他这么做肯定是有理由的。
他也对她解释了,直白的叫她害怕:“如今外头恨我的人多了,我怕叫孩子们着了道,赶紧种了好放心。”
就跟八爷生了儿子不敢声张,眼看在进宫贺新年了才揭出来。四爷给两个儿子种痘也是悄悄的。李薇才发现原来德妃也不知情,估计就四爷和皇上知道——他要上折子跟皇上提啊。
德妃平静点头,嗯了声。
福晋接着道:“扎喇芬的岁数也差不多了,他们阿玛说了也该给她种上了,怕她这些天出来冻着,就留在家里了。额尔赫是姐姐,这孩子懂事,说有宜尔哈进宫来替他们给您磕头进孝,她就留在府里照顾弟弟妹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