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告诫儿子:
“回三圩不能玩,要自我加压。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瘦瘦的桂才背了一大捆书本,看着他老子啰嗦,有些不耐烦,带着鼻音说了句:“哼!知道了。”
木匠笑笑,把儿子送上了车。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 55 节
我顶替的是阿三的工作,帮助买菜,洗菜,打扫卫生还要引导顾客停车。倒泔水一直是阿三的专利,阿三不怕脏,舍得花力气,这是大多数兴化男人共有的优点,我自然也具有。鱼馆外面有专门收泔水的车,晚上,客人散了,把泔水桶一拎,倒车上就行了——更多的时候,剩汤剩水都倒下水道了,管它呢。阿三还有个特殊的工作——“杀生”,“杀”甲鱼、长鱼、鳅鱼。至少,甲鱼女人们是不敢碰的,张牙舞爪,嘴厉害着呢,被咬上一口,死都不丢,麻烦就大了。杀生对阿三来说是小菜一碟,快得很。以前在农村,他不知杀过多少,他捕住的野生甲鱼自己也记不清了,现在环境污染严重,甲鱼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阿三有次做梦,梦见一只巨大的甲鱼来报仇了,“嚯”的一口,咬住了他的脖子,阿三被惊醒了,出了一身汗。从此,杀生前,阿三总要嘀咕几句“罪过罪过——”嘴上这样说,手下还是毫不留情。
阿三杀甲鱼很有技巧:先弄根筷子撩拨甲鱼,甲鱼被激怒后死死咬住筷子不放,这时,阿三拿起刀,从从容容,“啪”地用力一剁,甲鱼没有挣扎,一命呜呼,头和身子当然还是“藕断丝连”的。剩下的除肠去腥便是女人们擅长的事了。
饭店有三名厨师,都是正儿八经的,有资格证书呢,在巴蜀也好几年了,手艺都还不错。四十多岁的老蒋是头厨,个子不高,胖胖的,腆着个大肚子,大家都喊他蒋大厨,他主要烧饭店的特色菜,另外负责鱼馆菜肴的创新工作。二厨三厨很年轻,也就比我大个一两岁。凤姐是不可能烧菜了,她要管理,分身乏术啊,至多和大厨商量商量新的菜谱——饭店也要推陈出新,顾客是喜新厌旧的。跑忙打杂的有六七个,走了个秀姑,能手有些紧。考虑到春节生意忙,凤姐又招了几个“临时工”,是凤城二职高的女学生,她们利用寒假期间勤工俭学,翠芳简单培训后,这些学生妹就能顶用了。我打着朱老夫子的旗号,和几个二职高的女孩子混熟了,她们学校有不少女生在凤城的饭店打工呢。翠芳在鱼馆干得是如鱼得水,绝对是个举足轻重的人,凤姐对她很是信任,委以重用,买菜,收款,接待什么都让她干。翠芳是个有心人,在鱼馆也学会了一招两式,回去再琢磨琢磨,刀功、烧功都拿得出,烧的菜连凤姐都佩服不已。你想,整天在饭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想不会都不可能啊。她现在也做打荷厨师了,地位仅次于三厨。干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她的工资长了。
凤姐名叫谢小凤,又因为她能干,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人们就称她凤姐了。当初在春兰,她就是车间小组长。我问凤姐的开店经验,凤姐笑笑,什么倒头经验?靠自己摸索啊。死店活人开,关键是人啊。当然,不管干什么,首先要懂行,“做生意不懂行,好比瞎子撞南墙”, 人家不是说“生行莫入,熟行莫出”吗?是啊,人没有生而知之者,不懂就学,熟能生巧嘛。
据说,凤姐的父亲以前就是开店的,在凤城第一百货商场工作了大半辈子,给凤姐传授了不少生意经。凤姐说:
“开店要一团和气,和气生财嘛。不是有句话叫‘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嘛。至于开饭店最忌讳的,当然是欠账,人家不是说‘赊三不如现二’吗?很有道理啊。有些账,千年不还,万年不赖,把人的精力全耗费了。”
我听翠芳说,至今凤姐还有许多死账呆账,有些人为了逃债,连家都搬了,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