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2/4页)
软硬兼施,毕竟“儿大不由娘”。慢慢地,父母有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迹象了。
事后,阿三才恍然大悟:姑娘请阿三做工是假,实际上是投石问路,进一步“考察”他。这么个好机会阿三居然擦肩而过,遗憾。阿三知道,姑娘嫁给癞子是赌气,是做给他看啊。可是,懊悔没有用了。姑娘结婚的时候,轿子船从阿三家门桥的大河经过,敲着锣打着鼓,阿三感到,敲的不是锣鼓,而是他的脆弱的心脏——这是他平生最痛苦的时候了。木匠说过,对于正在追求女人的男人来说,女人的不幸对男人是个最好的表现机会。是啊,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再错失了。这次,阿三牢牢抓住了:先是服侍生病的秀姑,然后是替美娟开家长会,确实有些手忙脚乱。
秀姑的病也不算重,伤风感冒,头痛得厉害。农村人,谁也不会在乎,又不是千金小姐,太娇气不好。秀姑身体一向很好,这源于她的乐观,就是李明福抛弃了她,她也没有倒下,照样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这段时间气温发了疯似往上升,她总感觉衣服多了缠身,脱了衣服做事更方便利索,谁曾料居然伤风了,又是头痛又是胸闷的,还咳嗽了。“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看来老祖宗的养生之道是有道理的。
“春捂秋冻少生病。”阿三对秀姑说过,秀姑居然忘了,倒下了,真是活该。
也好,赶紧表现。阿三赶紧去仁济药房买了感冒药,快克。然后,把生姜红糖茶倒得好好的端到了秀姑的床前,还用嘴尝了尝烫不烫。秀姑咳嗽费劲时,阿三还帮她捶背,居然捶上了瘾,被放学回来的美娟撞了个正着,多少有些尴尬。店里的活?没有关系,阿三有的是力气,三下五除二,一个抵几个呢。
美娟的学校要开家长会,阿三也自告奋勇去参加了,没有办法,秀姑起不来。家长会,对阿三来说比相亲还重要,形象自然要注意,不能丢小孩的脸面。阿三收拾得西装笔挺的,可惜差个领带,皮鞋嘛,擦了几次,油光可鉴了才罢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阿三在家长会上还主动发了言,一开始有些紧张,哆哆嗦嗦,像患了帕金森,语无伦次,后来流畅自然多了。他请求学校能管理得再严一些、紧一些,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将来能找个好工作,回报社会和家庭。他的讲话引来了阵阵掌声,有些家长甚至投来了欣赏的目光,把阿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但是心里面得意得很。其实,在家长会开前几个小时,他就去找了朱老夫子,朱老夫子精心指点了他一番,他躲到厕所里练了好几遍,嘴里念念有词,负责厕所打扫的老头警惕性很高,打量了他半天,以为是个神经病呢。美娟自然不知道,还以为这个未来的父亲深藏不露呢。
“有进步,有进步。”阿三的表现引得木匠刮目相看,称赞有加。但木匠又说了:
“哥们,学着点。对女人,要有实际行动,要表示表示,太抠了,女人不喜欢。” 王木匠吹嘘自己的大方。他说,前段时间才给田嫂买了一双高跟鞋。他要让田嫂穿起来昂首挺胸,大大方方做女人——凭什么这是城里娘们的专利?据说,田嫂拿到鞋子,端详了半天,还真有点不好意思穿。
见阿三不吱声,王木匠吹得更来神了,说,他还给田嫂买了一副真丝胸罩,大红的,很是鲜艳。木匠对阿三说,这款式颜色时尚、性感,凤城女人都时兴这个,懂吗?阿三感到很奇怪,说了一句:
“时尚,你这么知道的?人家大姑娘的穿在里面的,严严实实,里三层外三层的,你有透视眼?怎么看到的?”木匠说话没有打草稿,被问得是哑口无言,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
木匠在阿三前卖弄的看来是真的,因为没有几天,翠芳那里传来了三圩镇关于田嫂的新闻。田嫂受到木匠的“礼物”,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自豪和感激。可是,高跟的皮鞋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