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年的时间内,这个地区从没有水源的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空地,用诺贝尔自己在一八七一年说过的话说,那里是“连兔子都难以找到东西吃”的地方,变成了一座工业小城,有着良好的水陆交通和自己的水、电、煤气系统。在后来的十五年间,它茁壮地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炸药中心之一,提供世界炸药需要量的十分之一;而这一切都是在诺贝尔本人活着的时候所看到的。

一九二六年之后,“帝国化学公司诺贝尔部”这座新的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就建立在那里;它的人员不断增加,在一九五八年,仅科学工作者就有八百多人。

有两座围绕诺贝尔企业发展起来的繁荣城镇被命名为“诺贝尔城”。一座是在加拿大安大略地区的休伦湖畔,紧靠于一九五九年通航的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圣劳伦斯航道,另一座则在加利福尼亚州。

因为有些近似的仿制品经常欺骗公众,诺贝尔公司,特别是在英国的公司,必须经常指出:“诺贝尔炸药有限公司的商标底下,凡未注明‘格拉斯哥’字样者,都不是真货。”曾经有一家炸药制造企业,将其工厂所在的乡村居民点改名为“诺贝尔”,并长期把它的产品说成是“真正诺贝尔炸药”;从这件事例中,人们就可以理解注重商标字样的必要性了。

在世界很多城市的那些以诺贝尔命名的建筑物、机构、广场和街道,使我们经常想到这位瑞典发明家自己以及其家庭所作的具有深远世界意义的工作

第十七章 混合无烟炸药的发明(1887)

离开巴黎迁居圣雷莫(1891)

我们知道,诺贝尔家庭在早期阶段,就曾从事改进老式炸药的工作。伊曼纽尔曾用他的火药混合物来装置各种雷,打算使它成为一种军事防御工具;但诺贝尔后来的努力,则旨在创造一种效能尽可能大的民用矿业矿药。他的发明通过含有黑色火药的爆炸油和雷管,以及通过不含这种火药而另闯新路的黄色炸药,已经取得了进步。随着爆炸胶的发明,他在这个领域是至高无上的了。

一八七五年,他在伦敦举办了“关于现代爆炸物”的讲座;在这次原来打算宣传黄色炸药但却引起很多讨论的讲座中,他用下面的话谈到黑色火药的利弊:“老式炸药具有一种真正难得的伸缩性,从而能够根据性质极为不同的目的而灵活使用它。于是,在地雷里,只要它的爆炸力而不要其推进力;在枪膛里,则只要它的推进力而不要其爆炸力;在枪弹里,它可以为这两种相结合的目的服务;在作烟火的导火线时,它又着得很慢,而且不爆炸。在如此众多的用途中,它所产生的压力也大不相同:“在一平方英寸的导火线中,可以小至一盎司左右;但在一平方英寸的炮弹中,则能够大至八万五千磅。然而,它却象一位担负各种工作的女仆一样,缺少某一方面的专长;而用更好的工具装备起来的现代科学,正在逐渐占领它的旧有领域。”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一些欧洲国家的政府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急于得到适合的炮弹、鱼雷和其它弹药需要的一种威力更大、冒烟更少的军用炸药。为此,世界各地的很多化学家都在设法解决这个问题,但都没有获得特别的成功。不过利哲学家、逻辑学家、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逻辑学上,,其中有两名我们将要谈到的化学家,曾给诺贝尔造成了很大麻烦,因为他们也对无烟炸药感兴趣。诺贝尔在巴黎塞夫兰实验室的试验日记表明,早在一八七九年,他就为研制那样一种炸药花了大量时间;并且非常独特的是,他的研究路子与科学界和出版物认为是可能导致成功的唯一门路完全不同。他是通过闯赛璐珞物质这条路,经过八年的研究之后,才达到了目的。

自一八八七年至一八九一年间,他通过在所有主要国家取得发明专利权(一八八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在法国首次专利注册第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