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4/4页)

“环望青山右拥,碧波水宽北绕,一楼一台一中心,隆盛通九州;俯仰之间,感造化钟灵,叹先生之光,惟愿望江传颂风美德,道义先鞭,跨越向前,以兴盛大颂文化为己任,此乃文人嘱托,百姓召唤,圣上期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驹光逝水,奄忽华年。要自尊自强,琢玉成器,使世纪星月,倍加璀璨!”

这望江赋篇幅虽然不长,但却涵盖了极多的内容,首段说的是望江楼重新建立的因由,其中的“奇星”采用了“七星”的同音,隐含指的是秦百川,意思是自秦百川出现之后,这望江楼焕发了勃勃生机,并且希望将这生机蔓延到整个江陵。

第二段主要阐述的是望江楼的景色,或许是因为清风书院无人实地观测过,因此简略的一笔带过,承接而来的便是作者站在清风书院的角度,感慨秦先生有这样的手段,希望望江楼能与传统意义上的青楼有所区别,能多做一些传播文风的事情。

最后一段勉强算是赋的作者对望江楼提出的美好期待,就是希望不管如何,望江楼都能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为整个行业做出表率。在大颂,赋的用词相对华丽,朗朗上口,一众读书人念出声音之后,即便那些听不懂的贩夫走卒也忍不住击掌赞叹。

当众人都在揣度这首望江赋到底是何人所做的时候,有眼尖的人发现,落款处并无署名,只有一个清风书院的大印,在大印的最下方写着苍劲的两行小字。

第一行:清风书院全体恭贺望江崛起!

第二行:院士,方子长!

我勒个擦!

第336章 选择立场

当看到最下面写着的“方子长”三个小字,一众读书人顿时全都肃然起敬。薛诗涵在江陵固然有些名气,可再怎么有名气她不过是清风书院的一个夫子,不过是江陵第一才女,可方子长意味着什么?他完完全全可以代表清风书院,完完全全可以代表江陵,甚至整个大颂的主流文化!

望江楼重新开业,方子长这块丰碑的到来,充分说明这并非是薛诗涵一个人的意思,而是在他的倡导下,清风书院共同做出的决定!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方子长毕竟是文坛的老前辈,跟陆远行一般打算,都不太可能屈尊亲自前来道贺,但是这座丰碑跟素纤纤一样,充分的表明了清风书院对望江楼的态度!

岚姐脸上又惊又喜,做了许多年的青楼行当,她自是无比清楚,青楼文风向来是吸引书生到来的一个手段,而方子长这一举动分明是向所有人宣告,望江楼的文风,他方子长认可,整个清风书院也认可!

再看向那座丰碑的时候,岚姐忽然意识到,清风书院这次前来道贺虽然一个铜板都没出,但那座丰碑立在那里,便是日后望江楼的摇钱树!哪怕就是为了瞻仰方子长的真迹,想来那些书生学子也是趋之若鹜!

见薛诗涵带着凌天兆、石朗沿着阶梯上来,人家送了这么大的一份贺礼,云岚哪敢耽误,急忙从楼上下来,笑容可掬的拉着薛诗涵的手走上高台。抢先对薛诗涵行了一礼,云岚眉宇间闪烁着敬畏:“久闻清风书院薛诗涵薛夫子的大名,想不到今日竟会大驾光临,云岚感谢再三。”

随着一个个平时都没什么交往的人物出现,云岚只恨自己读书太少,客气话都说到重复。

“云老板客气了。”薛诗涵显然也是知道云岚的名头,淡然笑道:“早就听说岚姐色艺双绝,小妹一直都想来拜会,可始终没有机会。今日能得见岚姐,小妹也算偿了一个心愿。”

云岚惭愧得连连摇头,对凌天兆行礼:“凌公子多日不来望江楼,今日一来便送给我这么大的一个惊喜,云岚先行谢过。”

“岚姐,你可别这么说。”凌天兆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