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千年古道 (第3/4页)
了一口,确实如孟老哥所说,滋味醇厚,回甘悠长。
我说:这小院还真是清幽别致,能在此小坐茶叙,正应了汤显祖的一句话,“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两位哥哥有心了!
两位领导相视一笑,县委办主任说:当年,徽商行商赚了钱,回归故里自然是要大兴土木,所以才留下了这些精美的建筑。如今,旅游渐兴,栖居徽州古民居,读一本书、煮一杯茗,品楹联、打食桃、绘鱼灯、赏徽剧,沉浸式体验原汁原味的徽州之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所以我们一方面做好保护,一方面也修旧如旧引导大家用心整饬,所以才有明堂廊道、花窗园林、刻着木雕的窗棂楹柱、木质榫卯结构,古老的徽州元素随处可见。这些是徽派建筑的灵魂,是传承徽文化的特有载体,住在这里既有诗意,又能感受烟火气。还是很受游客欢迎。你刚才提到,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不知道还有没有听过“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句徽州民谣?
我摇摇头,表示自己没听过,愿闻其详!
宣传部长接口说:对古代人来说,徽州是穷山恶水。徽州境内山多田少,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群峰竖立,高峰陡绝,开发艰难。即使勉力垦辟,种上农作物,收成也很难保障。唐宋以后,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出现收不敷食的情况,百分之七十的食粮仰江西、江苏和浙江供给。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徽州地区的一句俗语。“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是指徽州男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要外出当学徒学做事情。徽州人家无法养活自己的子孙,男孩子到了13、4岁就会外出学徒,学不成不能归家的。它形象地叙写了徽州历史上奇特的从商习俗,又简明地揭示了鼎盛徽商形成的本质。然而这种现象的形成,还要从六百年前的元朝末年说起。那时,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大量人口涌入徽州。耕地稀缺的徽州地区陷入了“非经营四方而绝无活路”的生存困境。为了谋求生计,很多徽州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也是“徽商”群体出现的根本原因。
,!
大多徽商因为是从小本起家,经过一番奋斗,才成为富商大贾的。所以他们大都讲究“致富思源”,特别珍惜得来不易的财富,并且在日常生活仍旧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而他们能够成为一个体系,光靠节俭是远远不够的,“诚信”才是立业之本。以老街为例。明清时期,随着航船货运日渐繁盛,来此地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商铺、饭庄、客栈、茶号争相修建。人和铺子一多,难免鱼龙混杂,保不齐就有人在里面搞事情,缺个斤两、掺点假货等行为很难避免。这时候老街上有远见的良心商家,便想了个办法,他们约定:各家店铺无论经营何种买卖,都要在出售的每件货品上,盖上自家的印鉴,以印为信,以信溯源,包退包换。这样一来有哪家店搞点小动作,很快就会被识破,没了口碑,想要继续在老街上混下去那是不可能了。时隔数百年,从前的一枚印鉴化为今天的一方商标,“信誉大过天”的商业规则一直薪火相传,成为老街最重要的商业文化。
孟老哥说:楚老弟刚到徽州,还不太熟悉这里的风土民俗,我倒是对几首童谣记得很清楚。其中一首就是这《前世不修》。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包袱雨伞馃,背着甩溜湫。
翻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
半月无着落,苏州寻路头。
同乡看顾我,答应肯收留。
做了半来年,办了新被头。
三顿吃得饱,秋尽有寒衣。
再过一两年,身命也不愁。
伙计三年满,寄钱回徽州。
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