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部分 (第3/4页)

决不会带蓝惊天去,这事儿她们就是去偷听一下罢了。至于什么事情她们不会多管多问的。只是关心王小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绝对不会插手。可蓝惊天如果去了就不一样了。

这是必然的,因为蓝惊天当然不会这么想了,虽然被两个姐姐给赶回家,但是,师父有难,徒儿如何眼睁睁的不管不问呢?!蓝惊天还真的并非是那么个听话的一个家伙,现在他只是不停的在给自己出这主意。当他的两个姐姐开始去往了紫藤雨香之后,蓝惊天更是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了。

……

王小穷很快的就赶到了紫藤雨香,张大柱并没有那么快的速度。迎接他的并非是张大柱,而是一个陌生的女孩。女孩十岁的样子,一身打扮真的是特别的引人瞩目,衣服色彩相当鲜艳,而且刺绣简直就无与伦比,巧夺天工,还有那点缀的银饰,衣服的复杂程度让王小穷一眼就看得出来这不是本地人。

这时候王小穷想到了一本关于民俗民风书上,有一位艺术大师的一句话:苗女刺绣巧夺天工,湘绣苏绣比之难以免俗。这是赞美苗族服装的独特刺绣。

这个女孩衣服上的图案就是所谓的呕欠嘎给希,呕欠嘎给希就是升底绣花衣,是白洗式苗族服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图案,由“呕欠字”和“呕欠闪”两种类型组成,就是我们所谓的“红绣花花”和“暗底暗花衣”。

二者背块均无刺绣,其他纹样与呕欠嘎给希相同。但服饰花纹图案变化最多的是抛功拨(‘抛功拨’就是所谓的袖花),图案主要以各种几何图形布局,在不同的几何图形中,绣上各种花纹,组成许多不同名称的抛功拨。

比如说这个女孩身上的抛声给学玖丢嘎,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十六勾勾蚕花朵,应该是的,不过是不是发音念作抛声给学玖丢嘎,这一点王小穷也记忆也比较模糊了。

不管这么多了,至少王小穷现在可以确定这是一个苗族的女孩。而这个苗族的女孩看到他之后,便慢慢的走进了他。

“你是来找人的吗?”这个苗族女孩对王小穷道。让王小穷一时之间有些迷惑。

王小穷点点头,但是随即又摇摇头:“我……你是?”

“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苗族女孩道:“我是等人的。看来,我等的人并不是你。”

“呵呵,我也是来等人的。”王小穷笑了笑,这个少数民族的女孩看上去很讨人喜欢:“你是苗族吗?”

苗族女孩点点头:“是的。”

王小穷笑了笑:“我记得贵州的东南部苗岭脚下,有全国最大的苗族自然村寨,西江千户苗寨。是吗?”

“㊣(5)不错。不过我并不是西江千户苗寨来的。”苗族女孩道:“苗族你不知道的东西会很多的。华夏不仅仅只有西江千户苗寨一个苗寨。”

“呵呵。是呀。”王小穷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很高兴认识你。我叫王小穷。”

苗族女孩也很大方,还主动给王小穷握手:“淳桑榆。”

淳桑榆。

王小穷微微一怔:“好名字。桑榆,王勃的《滕王阁序》里提到过,‘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好名字。”

“谢谢。”淳桑榆微微一笑。

淳,这个姓却让王小穷很感兴趣。刚才淳桑榆说她并非是西江千户苗寨。

因为“淳”姓在西江千户苗寨里和外面通常意义的姓的含义不太一样,在西江千户苗寨里,淳氏是一个大氏族,甭管你是谁,只要你是淳姓,老祖宗就是同一个,也正是这个原因,苗族村寨一村一个姓,个姓混杂的情况很少。拿一个有趣的村来说,全村四百来户,有趣的是淳姓和李姓各居一山头,中间隔一条河,想必是当年他们的老祖宗们各据山为王吧。不同的姓可以通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