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 (第1/4页)
脸庞的小伙子大步走进来,他向李张二人敬礼,然后喊道:“中国陆军上尉哈比布拉向长官报道!”
穿着上尉军装,腰间跨着指挥刀的小哈比布拉国王出现在二人面前,张志刚不得不称赞阿拉伯脱去长袍后,他們宽宽的肩膀是上好的衣服架子,他們穿着军装别有一翻风采。李华南说道:“哈比布拉国王,妳的汉语学得不错了,现在发音都很准确。”
小哈比布拉说道:“司令,在帝**中没有国王,只有上尉哈比布拉。现在所有阿拉伯士兵都在学习汉语,身为中华上国的属民我們有无限的荣耀,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汉语,我打算在明年去帝都留学,我真想看看威严的元首府和宽阔的帝国广场,还要尝尝数不尽的东方美食。”
李华南心里高兴,至少在此时他能够看出哈比布拉的真诚,其实哈比布拉加入中**队接受训练这段时间,让他的眼界比过去的十八年都开阔,他的见闻在增加,尤其中**队的果敢和先进的武器都是他从未见到的。他对东方这个神秘的国度有一种无限的向往,他认为阿富汗加入中国也许是一种福气,也许是安拉早就安排好的。
12月1日,远征军的后续部队来到喀布尔,由巴基斯坦人组成的阿拉伯巴基斯坦骑兵团成为远征军另类的一笔,他們的出现让阿富汗人产生一种渴望,因为这证明阿拉伯人在中**队完全可以有优厚的待遇,就从他們将后勤这样的重要工作放心的交给巴基斯坦人,这就说明他們是真正把阿拉伯人当成兄弟的。
阿富汗军队中的激进派开始蠢蠢欲动,他們打算也派出自己的部队随同中国远征军西征,因为巴基斯坦人抢了先,他們能为中**队保护后勤部队,这说明他們在中华宗主国心中已经有了很重的份量,在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及时表现阿富汗对宗主国的支持,很可能成为未来打压的借口。
为了不让巴基斯坦人爬到阿富汗人的头上,整个阿富汗不到20万的军队开始向喀布尔城汇集,他們对中**队没有任何敌意,相反是来恳求加入中国西征序列的。刚刚恢复对阿富汗统治的巴格巴拉王朝还没能完全控制这些军队,这些封建大公带领的部队高举着并不规范的大中华七星旗,出现在喀布尔河下游。
中国远征军成功的在阿拉伯世界打下一颗钉子,建立一个远征西方的后勤基地。为满足阿富汗人的自尊心,帝国总参谋部同意阿富汗人组成一个骑兵师加入中国远征军序列,从此中**队士兵开始多元化,不在是单纯的原中华民族治下的各民族组成,一些阿拉伯人、热那亚人、甚至而后的希腊人逐渐加入中**队。
这些外族士兵组成的军队在中国统一世界的道路上立下赫赫功勋,没有他們的加入中**队就算打下一片疆域也无法平息风起云涌的起义,这算是最古典的以夷制夷。
从此蹬着马靴,穿着岩石灰军装,胸前挂着冲锋枪,手里握着大马士革弯刀,在钢盔下戴着阿拉伯塔帽,脖子上缠着纱质围巾的阿拉伯骑兵随同中**队征战四方,在1362年及其以后的岁月里,中**队的每一次远征作为特种枪击骑兵的阿拉伯铁骑和蒙古族组成的骑兵师形为雄鹰的双翼,助中华俯瞰这个蓝色的星球。
在哈比布拉强烈的要求下,穆沙比雅王后同意他随同李华南一起西征土耳其人,但他在中国远征军攻取德黑兰后,必须回到阿富汗,因为阿富汗不能缺少他的领导。
年轻的哈比布拉骑着战马随同中**队开出喀布尔城,向着伊朗进发,在阿富汗中**队只留一个警备团驻守喀布尔城,这就是留守阿富汗的全部军力。哈比布拉还无权指挥由自己国人组成的阿拉伯骑兵师,因为他只是一个上尉,他必须通过功勋升到大校以上军衔才有可能指挥自己的军队。
不过哈比布拉手下有自己的连队,这个连队是由中国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