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狄公去世 (第2/3页)
是怕下官逃跑,派人在这里守着就行。”
元行冲听他这么说,知道武后不会把他治死,此时见武承嗣已经自尽,大事无忧,就想做个人情,对狄公说:“武承嗣是要犯,既然畏罪服毒,就奏知圣上,请旨定夺。”说完,两人就回刑部去了。这边武三思一面命人置办棺木等东西,一面入宫。见到武后,哭着奏道:“前事都是武承嗣做的,现在他已经死了。武承业怕被牵连,又逃走了。武氏家族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圣上要是念在娘家的份上,明日早朝赶紧传旨赦免。不然前后都是死,我就死在这宫里算了。”说完,大哭不止。武后回想从前,后悔也晚了,只好准奏,命他回去收殓承嗣。
第二天早朝,赦旨下来,说武承嗣虽然犯了大罪,死有余辜,但念他服毒而亡,免戮尸示众。武承业在逃,沿途地方要访拿解办。武三思没有参与谋事,加恩免议。狄公听了这个奏,知道奸臣不能彻底诛绝,心里很失望。所幸庐陵王入京,奸焰已经熄灭,目前应该没什么忧虑了。当下退朝出来,跟着元行冲到刑部升堂审讯许敬宗。许敬宗知道赖不掉,就把前后的事都供了出来。随即录了口供,第二天奏明朝廷,奉旨斩首。狄公和元行冲退朝后,把许敬宗绑到市曹。京里各官以及地方百姓,那些受过他凌辱的人,都纷纷赶到法场,要看他行刑。到了午时三刻,人犯到了,阴阳官报了时辰,刽子手举刀砍下去,许敬宗身首异处。百姓们见他头落地,都拍手叫好,许多人拥上去,又是撕皮又是割肉,不到半个时辰,就把尸骸弄得七零八落。随后家属来把尸骸收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再说狄公与元行冲监斩之后,入朝复命,武后封狄公为梁国公,同平章事,入阁拜相。元行冲、安金藏等人也都论功行赏。李飞雄念他投城,误听奸计,免斩首,带罪立功。众臣第二天上朝谢恩。从此那班奸臣都畏惧狄公的威望,不敢再耍阴谋诡计。庐陵王住在东宫,每天侍奉武后,尽着孝心。
谁知道乐极生悲,狄公自从入京以来,一心除奸佞,整理朝纲,忙得一刻都没闲。加上年纪大了,精力衰退,终于积劳成疾。这一年狄公七十一岁,武后见他年纪大了,有一天问他:“卿家百年之后,朕想找一个贤能的人做宰相,朝廷文武官员里,你觉得谁合适呢?”狄公说:“文武方面有苏味道、李峤两人。要是想找特别出众的人才,有荆州司马张柬之。此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有宰相之才,臣死后,让他接替臣,肯定不会有差错。”武后听了狄公的保奏,第二天就把张柬之迁为洛州司马。没想到狄公保奏之后没过几天,就身体不舒服。到了夜间三更,忽然无疾而逝。在朝各官知道了这个消息,都痛哭流涕,对狄公感念不忘。五鼓上朝,奏明武后,武后也哭着说:“狄卿家一死,朝堂就空了。朝廷大事,还有谁能决断呢?上天把我国的老臣夺走,怎么这么早啊!”随即传旨户部尚书,发银万两,命庐陵王亲自去叩奠,谥诰封为梁文惠公,御赐祭奠。狄公回籍的时候,沿途地方都要妥善照料。然后传旨命张柬之做宰相。
谁料那班奸臣见狄公死了,心里没了畏惧,又开始蠢蠢欲动。张昌宗、张易之两人更是肆无忌惮,整天在武则天面前献媚。朝廷大臣、阁部宰相一连好几天都见不到武后。庐陵王虽然住在东宫,也被这两人把持挟制。张柬之有一天叹道:“我受狄公知遇之恩,从刺史升为宰相,位高禄重,却不能清理朝政,把万里江山送到了小人手里。将来死了,怎么有脸去见狄公呢?”他想了一会,就命人把袁恕已、崔元暐、桓彦范等人请来,在密室里商量。袁恕已说:“听说武后连日抱病,不能临朝,所以二张在中间掌权。要是有什么不测,国事就危险了,这可怎么办?”张柬之说:“要想除掉奸臣,必须想出妙计。现在羽林卫左将军李多祚,这人很忠心,每次在朝房,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