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爱贤才老师荐幕友 入险境侠女救书生 (第1/3页)
林公因奏疏阻止张保仔升任总兵一事,深受皇帝器重。当时,嘉庆帝隐约听闻京都地区常有年轻的皇亲在外惹是生非,又深知林公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便特派他担任巡城御史,还当面嘱咐林公:“在京城脚下,要是有贵族子弟酗酒闹事,你尽管如实上奏。”林公自然是奉命行事,谨小慎微。一班贵族子弟都知道林公正直无私,不讲情面,便收敛了许多。
正值清明佳节,林公闲来无事,便与几位同乡京官一同出德胜门踏青。他们先到黄寺游览了一番,随后出寺步行。一路上桃红柳绿,无边的春景美不胜收。走到教场附近时,只见一匹骏马四蹄腾空,从众人面前疾驰而过,马背上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翩翩少年。林公暗自思忖:“这少年实在可恶!路上行人这么多,他竟还纵马狂奔,难道不怕闯出祸事来吗?”正想着,就见道上一个儿童已被马蹄踩死,横倒在路旁,而骑马的少年早已扬鞭远去。
一群闲人围在被踩死的儿童周围,林公和同伴也挤进人群观看。只见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泪流满面,正对着一位老者哭诉道:“可怜我是个寡妇,丈夫三年前就去世了,只留下这一个儿子,名叫才宝。今天是清明,我带他去祭扫坟墓,没想到遇到这个骑马的丧门星,把我儿子踩得脑浆迸裂而死。只可惜不知道这个丧门星的姓名和住址,要是有哪位认识,恳请明白相告!”老者回答道:“我是这里的保正,叫赵老海。骑马的少年我倒是认识,可孩子都已经死了,你就算知道了那人是谁,又能怎样呢?”妇人挥泪说道:“我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孩子死了,我还能指望什么?探明了凶手的姓名住址,除了跟他拼命,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赵老海劝道:“我劝你别这样了!难道死了一个还不够,还要再搭上一个吗?”也有几个闲人劝她到衙门去喊冤。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那妇人被说得没了主意,只是痛哭不止。
林公在一旁看了,心知此事必有蹊跷,便向妇人询问姓名和住址。妇人自称徐王氏,家住海甸,亡夫名叫徐幼才,生前是药店伙计。林公又向赵老海打听骑马少年是谁。赵老海有些认识林公,连忙回答:“老爷,马上的少年叫敬敏,是穆彰阿大人的兄弟。”林公又对徐王氏说:“你既然不敢去告状,我看你儿子死得可怜,一定会替你伸冤。”徐王氏含泪叩谢。林公一面命赵老海报县请验尸,一面进城回到寓所,起草奏疏,详细叙述敬敏是穆彰阿的兄弟,在闹市纵马疾驰,踩死了徐才宝,并拟定了抚恤等事宜。第二天早晨呈给皇帝,嘉庆帝亲自批示照此办理。又将原折扔给穆彰阿看,斥责他治家不严,罚俸三个月,对徐王氏给予优厚抚恤。
再说那穆彰阿本就与林公有嫌隙,如今又添了这一桩新仇,便对林公恨之入骨,处处算计他。幸好林公的老师王鼎担任工部尚书,平日里将林公视为最为得意的门生,又见他两次与权奸穆彰阿作对,结下深仇,料想穆彰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担心林公会遭暗算。左思右想,只有让门生尽快外放任职,才能避开这一危险。但自己与林公有师生名分,不便直接保奏,于是就去和潘世恩商议,托他尽快保举林公外放,以避免穆彰阿的暗算。潘世恩平日里也十分器重林公,既然受了王鼎的重托,自然格外留意。正巧,杭嘉湖道杜允绶因守丧离职,浙江巡抚奏请调人补缺。潘世恩当时担任吏部尚书,专门负责百官的升降和补缺任命,便奏请让林公补授杭嘉湖道。奏疏中称:“林某有将相之才,长期担任言官,无法施展其抱负,应当外放任职,以考察其才能,若表现出色即可委以重任。”嘉庆帝看了奏疏后批准了。
林公接到宫门抄后,当天就向皇帝辞行,前往任职之地,并向老师和各位同僚告别。老师王鼎又设宴为他饯行,没有邀请其他陪客。师生二人酒至半酣,王鼎屏退左右,对林公密语道:“贤契此次外放,是我的主意。只因你与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